青島市團島污水處理廠工程
![]() |
項目名稱:青島市團島污水處理廠工程
建設規模:10萬t/d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及4萬t/d污水回用深度處理
設計起止時間:1994年1月-1998年5月
竣工時間:1999年4月
驗收時間:1999年4月
工程投資:工程總投資32423萬元(其中利用德國政府贈款2500萬德國馬克,折合人民幣8275萬元;國內自籌資金24148萬元)
獲獎情況:2002年建設部優秀設計二等獎
設計主要特點:
·本廠是國內第一個大型高濃度城市污水處理廠,其中COD、TKN和TP分別高達900mg/l、124mg/l和10mg/l。設計采用了帶回流污泥反硝化和釋氣段的改良型A2/O工藝,成功地解決了碳源不足的高濃度城市污水除磷脫氮技術難題,處理出水除了磷稍高外(出水TP為0.6-3.0mg/l),其余各項指標均穩定地達到或超過現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要求。
·成功地開創了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中同時采用平流式初沉池和二沉池的先例。運轉結果證明,在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中應用平流式沉淀池除了節約用地。節省建設費用外,還具有出水水質高而且穩定的優點。本工程已成為在我國推廣應用平流式沉淀池的范例。
·在國內第一次應用短軸式機械攪拌污泥消化池,運行結果表明,這種攪拌方式具有工藝簡單、攪拌效果好、高效節能、不纏繞、管理簡便,工作可靠等優點,推動了新型機械攪拌式污泥消化池在我國的的廣泛應用。
·在國內首次應用剩余污泥的機械濃縮,避免了污泥濃縮過程中磷的回溶,有利于保證工藝過程的除磷效果,同時提高了剩余污泥的濃縮程度,是減少污泥消化池容積的有效手段。消化池容積減少,則用于消化池攪拌,加熱方面的能耗將大幅度降低,在技術和經濟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在這一工程的帶動和影響下,國內污水污水處理技術已邁入機械濃縮時代。
·該工程在國內率先采用了離心脫水機并取得了十分滿意的結果,帶動了這一污泥脫水技術在國內污水處理工程中的應用,幾年來的運行結構表明,離心脫水具有固體回收率高,泥餅含水率低且適應性強,操作環境好以及不需沖洗水等優點。
·該工程不僅通過沼氣利用和污水回用注重能源回收,而且在污水廠內設有中水系統,用來沖洗機器及綠化,節省了大量能源。
·該工程由于處于濱海地段,海風腐蝕性較強,故構筑物上的欄桿采用鋼筋混凝土欄桿,既節省了投資又抗腐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