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污水處理廠工程
項目名稱:保定市污水處理總廠
建設規模:處理污水16萬立方米/d
設計單位: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
設計起止時間:1992年7月~1993年12月
建成投產時間:1997年2月
驗收時間:1997年11月
工程投資:23705萬元
獲獎情況:1998年建設部優秀設計三等獎
設計主要特點:
保定市污水處理廠總廠包括魯崗污水處理廠和銀定莊污水處理廠兩個部分。
工程總體設計經多方案技術經濟比較,達到最優化,節省投資10%-12%,而且縮短了建設周期。
本工程同時建兩個污水廠,但兩廠處理后水的去向不同。根據這一特點,采用了不同的處理工藝。魯崗廠采用A/O工藝,銀定莊廠采用了帶前置厭氧段的普通曝氣池。經保定市環保監測站監測,兩廠出水水質均明顯優于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和二級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兩廠BOD平均都不超過5mg/1,去除率在96%以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處理后的污水經45km的天然河道進入白洋淀,入淀水質綜合指標已接近地面V類水體水質標準,明顯改善了市容景觀和市民的生活環境,兩個污水廠的經濟效益日益明顯。
該工程利用芬蘭政府貸款575萬美元,是迄今為止同類污水廠中外匯額度最低的,但引進了全部關鍵性工藝、電氣、控制設備和儀表及技術軟件,其中階梯式細格柵和帶預濃縮段的帶式脫水機,均屬國內首次引進,很快被國內一些新建污水處理廠所接受和采用,并被國家城市給排水工程研究中心列為“九五”期間重點國產化開發推廣設備。
兩廠都采用了二級分布的集散型計算機管理系統,對全廠實行集中管理、分散控制。運轉結果表明,這種自動化控制方式,可防止操作的隨意性和誤操作,確保全廠高效、穩定地運行,科學可靠地管理,并減少一定勞動力費用。
在工藝上引進了芬蘭NOPOL膜片式曝氣頭,其氧的利用率比一般曝氣頭高10%,高效、節能而且不堵塞,工作可靠。
在結構設計中,一沉池、二沉池采用現澆底板,在混凝土中摻加新型建筑材料UEA微膨脹劑,壁板采用預制拼裝、預應力燒絲結構,中間灌縫混凝土也采用摻加UEA的補償收縮混凝土。兩廠各6個沉淀池一次試水成功,不滲不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