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里達新生水廠(Seletar Newater Plant)膜法水處理工藝
一、項目介紹
實里達新生水廠建成于2004年,日產水量為24000立方米,是新加坡第三家新生水廠,也是凱發集團在新加坡承建的第二個新生水廠。
新加坡是一個有著400多萬人口的熱帶島國城市,雖然降水充沛,但是狹小的國土面積無法保有充足的水資源。長期以來新加坡一直依賴從鄰國馬來西亞進口水源。為了改變水資源匱乏的狀況,新加坡政府于1998年開始研究新型的市政污水回用技術。為了讓公眾更容易接受這種采用膜技術從城市生活污水回用而來的新水源,新加坡政府將這種回收水命名為新生水(Newater)。
2002年12月,凱發集團所建的勿洛新生水廠(新加坡第一個新生水廠)順利完成調試并開始運營。隨即,新加坡的公共事業管理局(Public Utility Board)就將實里達新生水廠的工程授予了凱發集團。與勿洛新生水廠不同的是,凱發集團這次獲得的是工程總包合同,將負責包括建筑工程在內的整個工廠的設計和施工。整個總包合同的投資總額高達2780萬新元。
實里達新生水廠位于新加坡的東北部,緊臨實里達蓄水庫和新開發建設的實里達半導體工業園區。建設實里達新生水廠的目的就是為了向該區域內的半導體工廠提供工業用水。半導體工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到大量高質量的工業用水。半導體工廠往往都自備有反滲透膜和電滲析設備來自產高質量的去離子水。水質良好的水源對提高延長這些設備使用壽命、提高工廠的制水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半導體廠十分樂意接受新生水-——這種采用先進的膜技術生產的回用水。與采用傳統過濾方法的凈水廠產水相比,新生水的各項污染物指標都低于傳統方法產水,特別是較低的有機物含量使得新生水特別適合作為半導體行業的工業用水。
實里達新生水廠在超濾工藝段首次使用了凱發集團自主研制、開發和生產的KristalTM中空纖維超濾膜。KristalTM中空纖維超濾膜的研發成功,打破了以往依賴于從歐美國家進口超濾膜的局面,為集團日后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2005年(nian)實里(li)達新生水(shui)(shui)廠被世界水(shui)(shui)協(xie)會(Global Water Intelligence)評(ping)(ping)(ping)選為2005年(nian)度全球(qiu)水(shui)(shui)項目(mu)(mu)(mu)推(tui)薦獎(污水(shui)(shui)回(hui)用項目(mu)(mu)(mu)類)。該年(nian)度在全球(qiu)范圍內(nei)共有23個(ge)水(shui)(shui)項目(mu)(mu)(mu)獲得此項殊榮。項目(mu)(mu)(mu)評(ping)(ping)(ping)委對該廠的評(ping)(ping)(ping)論是:實里(li)達新生水(shui)(shui)廠為世界范圍內(nei)的污水(shui)(shui)回(hui)用項目(mu)(mu)(mu)設立(li)了標準。
二、工藝流程
實里達(da)新(xin)生水(shui)廠的工藝流程(cheng)與勿(wu)洛新(xin)生水(shui)廠的工藝流程(cheng)類似(si)。采用(yong)超濾、反滲透(tou)、UV消(xiao)毒三段來凈化城市二級污水(shui)廠出水(shui)。工藝流程(cheng)如下(xia)圖所示:
![]() |
唯一不同的是超濾工藝段采用了凱發集團自主研發的KristalTM300中空纖維超濾膜,公稱截流分子量為35000。這是一種雙皮層結構的不對稱膜,膜材料為經過特別改性的高親水性的聚醚砜。這種親水性的膜不易結垢、通量高、處理效果穩定、可以耐受多種氧化劑和清洗劑。膜組采用外壓式全封閉設計,系統回收率高、占地面積小、操作環境好、無惡臭現象。整個超濾系統的日產水量為32000立方米,系統回收率高于90,體積僅為32.5米長、26米寬、4.5米高。系統的優點歸納如下:
(1)系統回收率高
(2)全自動化無間斷連續運行
(3)全密閉流程,無惡臭現象
(4)操作維護簡單,化學品消耗量少,生產成本低
(5)濾液質量好且穩定
(6)占地面積小
(7)延長下游納濾/反滲透系統的使用壽命,降低生產成本
(8)通量高,產水量穩定,清洗效果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