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污水處理的工藝技術應用案例
上海大場污水處理廠是處理制革污水的專業廠,設計處理能力為9700M3/d,SRL目前獨家使用,日均處理制革污水水量1500-3000M3。根據制革污水清濁分流,分隔治理的原則,含鉻含硫污水單獨收集進行預處理,綜合污水采用生物和化學處理工藝實施處理,然后,排入城市下水管道。執行《上海市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3199-1997) 。
1.污水處理工藝
預處理高濃度含鉻污水單獨收集,加堿沉淀回收;高濃度含硫污水單獨收集,催化氧化脫硫處理。綜合治理其它制革污水(包括預處理后污水)通過綜合管道輸送至污水處理廠進行生物-化學二級處理。初級處理綜合污水經細格柵、曝氣沉砂池、調節池和初沉池,均衡水質水量,去除大顆粒無機物,部分COD和BOD。二級處理即生物處理,傳統活性污泥法,活塞流式反應器,鼓風曝氣污水中污染物在此階段最大程度降解或去除。
化學處理最后污水進入化學池進行化學混凝沉淀,凝聚劑采用堿式氯化鋁,斜管沉淀。污水中SS和COD進一步得到降低。污泥處理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和化學污泥集中匯集,經重力濃縮、污泥調質后,進入板框壓濾機壓濾脫水,濾液重返污水處理系統,濾餅由當地環保部門外運集中處理。
2.主要單體處理技術
2.1預處理
2.1.1含硫廢水的氧化脫硫
專用管道單獨收集,粗、細鉻柵兩道過濾;催化劑硫酸錳,投加濃度40-80g/kgNa2S,分別于曝氣前及曝氣2小時后兩次投加;表曝機強制充氧,葉輪浸沒深度20mm,醋酸鉛試紙檢驗脫硫效果,硫化物去除率≥95%;試將制革銨鹽脫灰軟化的廢液納入含硫廢液,在氧化脫硫過程中,兼有除氨作用,NH3-N去除率約30%;定期清除池底結泥,確保處理效果。
2.1.2含鉻廢水的沉淀回收
專用管道單獨收集,格柵、濾布兩道過濾;投加35%氫氧化鈉,控制反應pH7-8,壓縮空氣混合攪拌,持續反應15-30分鐘;板框壓濾,鉻泥含固率約20%,含鉻量7-20%;鉻去除率>99.5%。
2.2初級處理
自動旋轉細格柵截留污水中大顆粒固體,毛發、皮邊、爛肉等;曝氣沉砂池穿孔管均勻曝氣,沉降去除污水中砂、石子小顆粒物;調節池24小時曝氣攪拌,均衡水質水量,根據日均水量確定調節池容納水量的液位上下限,根據液位高低調節氣量,定期清池,疏通空氣穿孔管,保證空氣暢通;平流式初沉池,機械刮泥,重力排泥結合離心泵機械排泥,根據日均污水量確定初沉池進水流量,根據排放污泥性質如厚薄、氣味等確定排泥次數及時間;
初級處理效果
COD BOD SS
去除率 23% 27% 33%
2.3生物處理
采用處理效果穩定的傳統活性污泥法
處理效果
COD BOD NH3 -N SS
去除率 93% 95% 50% 90%
2.4化學處理
投加絮凝劑、堿式氯化鋁(Al2O36%)投加濃度100-400mg/l
液堿調整反應區pH6-8
化學污泥通過斜管沉淀排除
化學處理必須控制經水流量均勻穩定,絮凝劑的投加和反應區pH的控制非一成不變,根據實際水質水量及時調整處理效果
OD BOD SS
去除率 35% 50% 65%
2.5污泥處理
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和化學污泥匯集后首先通過重力濃縮池,水力停留時間1-2天,污泥含固率由2%增至5-7%
三氯化鐵和石灰污泥調質,提高污泥疏水性能
35%三氯化鐵投加量7-10kg/M3污泥,pH控制7-8
板框壓濾,污泥脫水,過濾面積242M2,過濾容積3L,過濾周期2-4小時,濾餅含固率30-40%左右
濾餅由當地環保部門外運集中處理,濾液重返污水處理系統
污水處理運作與效果
污水處理廠24小時運轉,每日兩班,每班12小時,
污水處理正常運行,最終排放污水除氨氮外,其余指標全部達到上海市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31/199-1997)
表1 1997-1999年出水各項指標(平均值)
![]() |
單位:除pH和色度外,均為mg/l
*制革廠不生產蘭濕皮或產量較低時,出水氨氮可以達標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