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廠活性污泥法如何進行提標改造
來源:宇津環境研究機構 閱讀:2114 更新時間:2015-05-28 16:09國內污水處理廠工藝大多采用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
1. 傳統活性污泥法及其改進型
2. 氧化溝法及其改進型
3. SBR法及其改進型‘
4. AB法及其改進型
5. 氣體類型,如UNITANK,水解酸化-好氧法等。
大規模污水處理廠宜選用傳統活性污泥法及其改進型,究其原因:
去除有機物或N、P效率高;
工藝流程中設有初沉池;
厭氧、缺氧、好氧功能分區明確;
處理規模超過一定量后,基建費可降低。
因此,傳統活性污泥法及其改進型出水問,處理全流程能耗小,運行費用低,優勢明顯。
Levapor-MBBR屬于傳統活性污泥法改進型。屬于三相生物流化床處理方法,和接觸氧化不同,固化生物膜也處 于流化狀態,污水和生物膜傳質混合效果好,污水處理效率高。和普通活性污泥法不同,通過投放比表面積大的懸浮載體,生物量可達30-40g/l,是普通活 性污泥5-10倍生物量,大大提高系統污水處理能力,容積負荷更高,占地面積更小;生物膜提高了系統耐沖擊負荷能力和對有毒化合物抵抗能力,反應系統為為 氣-固-液共存的三相流化狀態,固-液-氣三相充分接觸、混合和碰撞,增加傳質面積,提高傳質速率,強化傳質過程,同時填料流化時不斷切割分散氣泡,使布 氣均勻,提高氧利用率;填料為生長緩慢的硝化細菌和其它長世代微生物提供載體,使生物固體停留時間和水力停留時間相分離,主要除去氨氮;同時生物膜獨特的 厭氧-好氧環境使系統具有脫氮功能,解決了CAS法為了硝化而延長泥齡,容易出現污泥膨脹問題;流化填料受水流氣流沖刷和相互碰撞,使老化生物膜易于脫 落,促進新陳代謝,保證生物膜活性;流化填料可生長絲狀細菌,使系統對有機物分解效率更高,同時無CAS污泥膨脹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