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Q電絮凝電鍍廢水處理工藝
電絮凝電鍍廢水處理工藝
電絮凝
目前針對電鍍廢水的處理常采用化學沉淀處理工藝,但隨著電鍍廢水的排放標準的提標,常規的電鍍廢水處理工藝不能實現或者不能滿足提標后的排放要求;尤其是電鍍廢水較為嚴格的表三要求。
我公司以電絮凝技術為核心推出的電鍍廢水無憂排放工藝滿足了提標后的電鍍廢水處理要求。該電鍍廢水處理工藝主體為電絮凝技術聯合常規電鍍廢水處理工藝,實現電鍍廢水的無憂達標處理和回用。值得一提的是此電鍍廢水處理工藝中的電絮凝工藝部分,大大減少了藥劑的使用量,避免了由于添加藥劑引起的二次污染,同時電絮凝工藝使電鍍廢水處理工藝簡單化,設備模塊化,建設周期減量化。是一項值得大力推廣的電鍍廢水處理無憂排放新工藝。
電絮凝電鍍廢水處理工藝比較
表一:電鍍廢水處理工藝比較
項目 對比 |
電鍍廢水處理常規工藝 |
電絮凝電鍍廢水處理無憂排放工藝 |
工程造價 |
較低 |
相當 |
運行費用 |
較高 |
很低 |
土建工程 |
土建工程量大 |
土建工程量小 |
工 藝 |
工藝單一,無法保證達標 |
組合工藝,完全達標。 |
清潔生產 |
不符合 |
符合 |
出水情況 |
不穩定 |
長期穩定達標 |
電鍍廢水處理現狀及方案的改進
目前國內大多數電鍍企業的現狀為:電鍍廢水混合排放,混合處理,無論是含氰廢水或者含鉻廢水都混合在一起進入化學沉淀系統,因此,導致化學沉淀系統處理的水質不穩定,水質成分發生變化,使得后續處理變得更加復雜,出水水質不穩定,導致電鍍廢水常規化學沉淀法的出水很難達到提標后的出水要求。
常規化學沉淀法往往需要多種藥劑的配置和添加,然而,目前國內大多數電鍍企業并沒有專業的技術型操作人員,在配置和添加藥劑的過程中往往僅僅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和經驗進行藥劑的配置和添加。往往會出現為使得廢水達標排,采用過量的投加方法,這樣的添加方法就會導致化學藥劑的過量使用,浪費使用,使得噸水處理成本大大增加。還有,部分電鍍企業為了節省占地面積和土建投資,大大縮減池容,比如,沉淀池使得沉淀面積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往往是細小懸浮物排出,導致出水重金屬超標。
針對國內電鍍企業的電鍍廢水處理現狀,依托我公司專利電絮凝技術結合常規電鍍廢水處理工藝,我公司開發出電絮凝聯合常規工藝處理電鍍廢水,實現了電鍍廢水處理的無憂達標排放。
電絮凝聯合工藝:當電鍍廢水處理系統中含有含氰、含鉻廢水,要設立破氰池,還原池,這樣可以保證靜態去除水中氰化物和六價鉻,破氰,破鉻時均采用計量泵定量加藥,pH/ORP在線監測保證破氰及破鉻的完全性。對于系統中的加酸,加堿操作,均采用計量泵定量投加的方式,這樣可以精確的調整pH值,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量,降低運行成本。
新建電鍍企業或者有條件的電鍍企業電鍍廢水可以進行分流處理,含氰廢水、含鉻電鍍廢水進行分流處理。靜態破氰、破鉻的采用pH/ORP在線監測。計量泵計量自動加藥,保證破氰、破鉻的完全性。經過預處理后的電鍍廢水進入綜合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的調節后,由泵提升至電絮凝主機,電絮凝主機出水連續自流至混凝沉淀池、二級深度過濾。最后進入清水池實現達標排放或進入下一級深度處理系統。
電鍍廢水處理達標排放效果
表二:電絮凝電鍍廢水處理無憂排放工藝處理效果
項目 |
COD |
氨氮 |
總氮 |
總磷 |
總氰 |
六價鉻 |
總鉻 |
總銅 |
總鎳 |
總鋅 |
進水 |
120 |
8 |
20 |
5.5 |
50 |
不限 |
不限 |
不限 |
不限 |
不限 |
出水 |
50 |
4.0 |
10 |
0.2 |
0.1 |
0.1 |
0.2 |
0.004 |
0.05 |
0.15 |
標準 |
50 |
5 |
15 |
0.5 |
0.2 |
0.1 |
0.5 |
0.3 |
0.1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