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國:先河環保以開放創新贏得發展先機
來源: 閱讀:6435 更新時間:2013-01-14 11:323月,被工信部確定為首批品牌培育試點企業;被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認定為“河北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
6月,入選河北省巨人計劃創新創業團隊;
8月,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11月,牽頭承擔國家“環境大氣中細粒子(PM2.5)監測設備開發與應用”重大科技項目……
創新是高新技術企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先河環保持續行業領跑的動力源泉。近年來,在李玉國的帶領下,先河環保先后主持國家技術創新項目、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制項目、863項目等國家課題16項,獲國家自主創新產品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起草國家標準5項。
服務國家環境戰略,為國家爭得話語權
“先河定位于環境污染在線監測、自動監測等國家環境戰略高技術的研發,因此,先河始終把服務國家戰略作為產學研合作的目標。”李玉國介紹。
服務國家戰略,為國家爭得話語權,這在今年的PM2.5事件中初步得到了體現。
2011年底,美國駐華大使館公布了北京的PM2.5監測數據,與北京市環保局的監測數據存在巨大差異,從而引發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PM2.5成為媒體和公眾熱議話題,并迅速由環境問題上升為民生問題。
“美國大使館的數據是否準確?這不是單純的口水仗,需要技術的支持。”李玉國說。而正是在這一事件中,李玉國帶領其團隊走的一條PM2.5中國監測路,也走入了公眾的視野。
據了解,早在1999年,李玉國帶領先河團隊承擔了國家經貿委等部門組織的九五重大裝備研制計劃項目——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系統課題;2000年,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套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并通過鑒定,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這其中就包括基于PM10監測的顆粒物監測儀,配備不同切割器可測量PM2.5。2002年,李玉國帶領團隊與清華大學、中科院安徽光機所聯合承擔了863計劃“大氣細粒子(PM2.5)連續監測技術與設備”課題,并于2005年通過驗收,擔當起提高我國PM2.5監測自主創新能力的重任。
與外國監測數據的分庭抗禮,使先河環保產品在國內贏得了尊重和認可,其應用范圍迅速從研究領域擴大到了國家重點部署區域的新空氣能力建設中。2011年12月,先河最新研制開發的PM2.5旋風切割器獲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認證,是新標準HJ618-2011《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頒布后國內首家通過認證的企業。在國家環境監測總站組織的國內外6家公司的9種PM2.5自動監測儀器的適用性比對測試中,先河研發的PM2.5監測儀成功勝出,入選環保部推薦供應商名錄。
國家科技部設立了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環境大氣中細粒子(PM2.5)監測設備開發與應用”項目,組織國家權威部門、科研院所及行業內公司進行技術攻關。經科技部、環保部謹慎評估,今年11月,決定由先河環保作為項目牽頭單位,聯合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單位進行PM2.5產品創新研制、國家標準體系、質控體系的研究,這不僅將擴大先河環保在PM2.5監測領域的技術優勢,也為我國環境大氣中細粒子PM2.5的監測提供技術支撐。
建立開放的創新體系,走適合企業發展的特色之路
“做企業就是優化整合各種資源,這不僅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然要求,更是企業實現恒久發展的制勝之道。”李玉國說。
先河環保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典型的靠“開放創新”帶動發展起來的企業。聯合是先河環保基本的創新戰略。幾年來,先河環保與業內專家、資深技術人員、科研院所以產權為紐帶,或共同承擔課題,或實行成果轉讓,開展了廣泛的、多層次、深入的合作。
李玉國帶領他的先河創新團隊已與中科院安徽光機所、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大連物理化學研究所、理化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國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等國內一流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開發模式。
特別是先河通過與中科院安徽光機所合作,把“空氣污染測試器的研究開發”課題開發成國內第一套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城市空氣質量連續自動監測系統”,該系統自2002年投放市場以來,市場占有率達到30%以上,成功替代了進口產品,使國家購買同類產品價格由120萬元下降至40萬元左右,僅此一項就為國家節省財政資金15億元以上。
加快國際合作,角逐國際一流對手
客觀地說,目前國內的環境監測儀器行業發展仍滯后于國際發達國家,高端環境監測市場的競爭必然是與國際一流對手及先進技術的角逐。
“要想獲得行業競爭優勢,就必須擁有國際化的視野高度,加快與國際接軌。”李玉國表示。
近年來,先河環保采取了“實施廣泛的國際合作”戰略,積極整合全球優勢產業資源,提高公司對市場的控制權,先后與德國、日本、英國、美國、澳大利亞、西班牙、意大利、瑞典等國的多家國際知名分析儀器公司、大學開展環境監測技術的交流,并組織技術骨干到國外進行學術訪問、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展會。
2008年底,公司與具有30年大氣監測系統生產經驗的澳大利亞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目前公司正在與多家國際知名公司洽談,擬通過購買技術、合資建廠、依靠其國際渠道進行全球銷售等形式廣泛合作,有效整合全球產業資源,形成統一聯盟,鞏固公司在國內大氣監測領域的領先地位,大大提高公司在我國乃至國際市場的控制力及話語權。
創新無止境。視野寬了,創新的領域也就更寬。李玉國向記者介紹,未來3年內,先河將重點開展以下方面的研究:大氣中揮發性有機物自動分析技術應用研究;光譜分析技術在水質監測中的應用研究;生物毒性分析在水質監測和預警技術中的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