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磷脫氮先進技術在污水處理廠的應用
來源:江蘇省嘉慶水務發展有限公司 閱讀:3283 更新時間:2011-03-10 14:58詳細信息 | |||||
項目名稱 | 除磷脫氮先進技術在污水處理廠的應用 | ||||
建設地點 | 建設起始時間 | 建設結束時間 | |||
建設性質 | 新建 | 工程投資 | 廢水性質 | ||
處理規模 | 進水水質 | 出水水質 | |||
處理工藝 | 運行費用 | 承包范圍 |
工程說明
1、概述
新密市金門污水處理廠是新密市的第一座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為5萬m3/d,分兩期完成,服務人口25萬。污水處理廠于2005年8月開始籌建,2006年 6月一期工程開始試運行。該廠污水設計進、出水水質標準及要求見下表:
![]() |
設計中選用了除磷脫氮先進技術:生物浮動床+硅藻精土工藝,并對工藝流程進行精選,運行效果十分理想。
2、優化后工藝流程的特點
在整個處理工程中,污水和污泥都只有一次提升,即生化出水經提升泵一次提升后,其余過程都靠重力自流,污泥從水力循環澄清池自流到污泥池,用污泥泵提升到脫水機處理污泥,這樣比多次提升節省能耗。
在整個處理工程中,生化池的停留時間只有6.0h,,比起氧化溝等工藝大大節約了占地面積,這樣在工程投資方面最小節約1/3。
3、選用除磷脫氮生物浮動床+硅藻精土工藝的思考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污水處理除磷脫氮已是勢在必行。而對于有機濃度較低的城市污水,用普通的生化法使兩者同時都達到高的去除效率是不可能的,因為除磷脫氮都需要碳源,在脫氮過程中一般BOD5:NH3—N為4~5倍才能較徹底的進行反硝化,而城市污水BOD5:NH3—N為2~3倍,要達到高的去除效率是不具備條件的,所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氨氮基本上硝化成硝酸鹽氮的基礎上一部分反硝化,一部分排走。
4、除磷脫氮生物浮動床+硅藻精土工藝說明
硅藻土是古代單細胞低植物硅藻的遺骸堆積后,經過初步成巖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多孔性的生物硅質沉積巖。江蘇省嘉慶水務發展有限公司的生物硅藻技術在原硅藻精土技術基礎上獲得了重大突破,并由單一的絮凝、吸附、沉淀轉變為和生化相結合的生物硅藻土技術。水力循環澄清池中的生物硅藻土一部分流入污泥池,一部分回流到厭氧段,這樣多種微生物大量富集和掛膜在硅藻土的內外,與硅藻土協同作用,從而形成了類似于生物活性炭同時又優于活性炭的“生物硅藻土”。正因為這一優良的生物相容性多孔載體的特性,提高了生物活性、延長了和污染物的接觸時間。硅藻土表面的生物膜存在著好氧硝化過程、缺氧反硝化過程和同時硝化一反硝化(SND)過程,從而能夠有效降低了廢水中的氨氮。
生物浮動床工藝是在同一個單元中將生物膜法與活性污泥法有機結合,提升現有活性污泥系統CODCr,BOD5等有機污染物的去除率及增加脫氮效果。本方法可有效提升活性污泥池的容積負荷(負荷量是傳統活性污泥工藝的2~4倍),從而減少污水處理構筑物所需容積和設計停留時間。
5、運行后取得的效果
新密市金門污水處理廠第一期于2006年6月進入運行階段,第二期正處于建設的尾聲,由于一期收集系統為合流制系統(雨污分流制正在建設中),進水濃度隨季節性有較大的變化,即使如此該廠仍然獲得較好的出水效果,最近經過新密市環保局15天的跟蹤監測,監測數據結果表明:出水水質優于國家排放標準,而且遠遠優于河南省境內采用其他工藝建設的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因此得到了省、市環保局的一致好評。
![]() |
6、生物浮動床+硅藻精土工藝是生活污水除磷脫氮的先進技術
1)城市生活污水應用生物浮動床+硅藻精土工藝,可以對COD、TP、氨氮等都獲得較好的去除效率。
2)投資省。相比于其它處理工藝,生物浮動床+硅藻精土工藝總投資能節約1/3的費用。
3)運行費用低。達到目前處理效果,生物浮動床+硅藻精土工藝的運行費用為0.36元/噸,遠低于其它處理工藝。
4)運行管理方便,處理效率穩定,而且污水經厭氧好氧兩段,絲狀菌得到抑制,不會產生污泥膨脹。
7、結論
生物浮動床+硅藻精土工藝在河南新密市金門城市污水廠的成功實施和穩定運行將為節能減排提供一種高效的技術思路,并給市場帶來新的契機。可以預期在不久的將來該先進技術會被社會所普遍接受和采用。除磷脫氮先進技術的應運而生將對傳統工藝技術發起強有力的挑戰,使水處理行業找到了新的興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