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剛:把凈水賣到60個國家
來源:楚天都市報 閱讀:1595 更新時間:2010-12-02 16:26“我老家是麻城的,麻城人的性格就是‘不服輸,講良心’!”前不久高交會上,陳良剛站在立昇凈水設備展臺前說。
正是這6個字,陪伴著陳良剛,從一個白手起家的小伙子,埋頭在水處理行業研究近20年,將超濾膜——這個凈水設備的“CPU”,賣到了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 |
立昇企業董事長 陳良剛 |
不想人生看到盡頭
上海世博會上,遍布園區的直飲水設備,讓不少游客印象深刻。
高交會期間,這些設備出現在上海展臺前。上海方面說,要感謝這些“神奇的水龍頭”,為游客省去了2.7億瓶瓶裝水。“‘涉水’這個夢想始于1988年。”當時,陳良剛28歲。
這一年,海南建省,并成為經濟特區。在武漢國企工作4年的陳良剛,辭去工作,來到海南:“不喜歡那種一眼看到盡頭的人生,想干一番事業。”
1992年4月,海南椰子節科技產品展銷會。一家內地科研所的項目演示引起陳良剛的興趣:一頭流進去臟水,經過一層“膜”過濾,另一頭就能流出清水來!
正在尋求創業項目的陳良剛,察覺到其中的巨大商機。他拿著數萬元積蓄,創辦立昇公司,和這家科研所共同研制超濾膜。
重返母校攻克難關
不久,研發出第一臺凈水設備,放在一家酒廠使用。哪知安裝人員還沒回到家,酒廠來電話說“膜破了”。
在當時,國內超濾技術還只是在實驗室階段。很快,合作伙伴決定放棄。
走投無路的陳良剛跑回母校清華大學向老師請教。他這才知道,超濾膜用于水處理有突出優勢,但因生產成本高,只能用于血液透析等特殊領域,一臺0.5平方米膜的國外凈水器,在中國賣到3000元。教授們同時告訴他:“超濾膜行業,是21世紀最有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
陳良剛帶著厚厚的膜技術書籍離開清華,他要讓高貴的膜平民化。
回到海口,租來民房改成生產車間,木板一隔,成了陳良剛夫婦的簡易鋪。他不分日夜投入到研發中,終于獲得成功。
1995年底,立昇超濾機實現900天無故障運行;2000年,他研發出PVC合金超濾膜,膜性能與國外產品相當,而生產成本僅為其1/3,攻克成本居高不下的世界難題。
臺灣大單一鳴驚人
陳良剛信心百倍,他用自己的設備白送給客戶使用,靠客戶口口相傳一點點打開市場。但因酒廠使用量有限,他的廠子始終只是個小廠。
巨大的轉機來自2007年6月,一個臺灣大訂單突然找上門來。
臺灣地區高雄自來水廠人員到訪,向立昇訂購4000只膜組件,超過了立昇當時一年的產量,總金額達5000萬元。
后來陳良剛才知道,這家水廠為了找到性能最好的膜,在世界范圍內選用了幾十種膜產品進行試驗。
目前,立昇在武漢也建立了銷售分部。陳良剛說,他期待著有一天能把廠房建到家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