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潔特:“美麗中國”“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首入全國黨代會報告
來源:南京瑞潔特膜分(fen)離科技有限公司 閱讀(du):2215 更新時間:2012-11-15 11:37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quan)國代表(biao)大(da)會8日在北京開幕(mu),胡錦濤在向中共十八大(da)作報告時(shi)提出,努力(li)建設美麗(li)中國,實(shi)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十八大解讀)“美(mei)麗中(zhong)國(guo)”“中(zhong)華民族永續發展”首次寫入中(zhong)共全國(guo)黨代(dai)會報(bao)告
新華網北京11月8日電(記者李斌(bin)、顧瑞珍、韓潔(jie))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biao)大會8日在京開(kai)幕(mu),胡錦濤(tao)在向中共十八大作報告時提出,努力(li)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xu)發展(zhan)。
報(bao)告(gao)還提出,著力(li)推進綠色發展(zhan)(zhan)、循環發展(zhan)(zhan)、低(di)碳發展(zhan)(zhan)。這是三(san)大發展(zhan)(zhan)理念首次寫入黨代會報(bao)告(gao)。
這在(zai)2200多名十八大代表中引(yin)起(qi)強烈(lie)反響,他們認為(wei),這彰顯了中共執(zhi)政的新理念。
“我挺高興!”談到報告單章論(lun)述“生(sheng)(sheng)態文(wen)明”、報告第一次提出“三大發展”理念,以及(ji)生(sheng)(sheng)態文(wen)明建設(she)(she)與經濟建設(she)(she)、政治建設(she)(she)、文(wen)化建設(she)(she)、社(she)會建設(she)(she)一起被列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十(shi)八大代(dai)表、46歲(sui)的山(shan)西省(sheng)右玉(yu)縣楊千河鄉南(nan)崔家(jia)窯村農民余曉蘭欣慰地說(shuo)。
地(di)(di)處(chu)毛(mao)(mao)烏素(su)沙漠(mo)天(tian)然風(feng)口地(di)(di)帶(dai)的(de)山(shan)西右玉曾是(shi)一片風(feng)沙成(cheng)患、山(shan)川貧(pin)瘠(ji)的(de)不毛(mao)(mao)之地(di)(di)。后來經過艱苦努(nu)力,森林覆蓋率終于從0.3%上升到53%。造(zao)林1萬多(duo)畝的(de)余曉(xiao)蘭就是(shi)建設生(sheng)態文明(ming)的(de)代表。
“在我們右玉,綠色(se)理念早已深入人(ren)心。”余曉蘭說。
胡錦濤的報告中提出優化國土(tu)空間(jian)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yuan)節約,加大自(zi)然(ran)生(sheng)態系統和環(huan)境保護力度,加強(qiang)生(sheng)態文明制度建(jian)設。
中國改(gai)革(ge)開放以來,經(jing)濟快速發展,卻(que)也(ye)伴生(sheng)了資源緊張(zhang)、環境惡化(hua)的問題。一些城市深(shen)受空氣污染(ran)毒害。
“綠色發(fa)展、循環發(fa)展、低(di)碳發(fa)展”是世界主流(liu)觀(guan)念,也越(yue)來越(yue)受到中國執政黨重視。
中(zhong)共十五大報告明(ming)確提(ti)出實施可持(chi)續發展戰略(lve)。
中共十六大以來,在科學發展觀指(zhi)導下,中央相繼提出走新(xin)(xin)型工業化發展道(dao)路,發展低(di)碳經濟(ji)、循環經濟(ji),建立資源節約(yue)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創新(xin)(xin)型國家,建設生態文明等新(xin)(xin)的(de)發展理(li)念(nian)和(he)戰略舉措。
中共(gong)十(shi)七大報告進(jin)一步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de)新要(yao)求(qiu),并(bing)將到2020年成為生態環境良好的(de)國(guo)家作(zuo)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de)重要(yao)目標之一。
“生(sheng)態(tai)文明建設其實(shi)就(jiu)是(shi)把可(ke)持續(xu)(xu)發展(zhan)(zhan)(zhan)提(ti)升為綠色(se)(se)發展(zhan)(zhan)(zhan)高度,為后人(ren)(ren)‘乘(cheng)涼(liang)'而‘種(zhong)樹'。”十八(ba)大(da)代表、清華大(da)學教授(shou)胡鞍(an)鋼解釋說,可(ke)持續(xu)(xu)發展(zhan)(zhan)(zhan)要求(qiu)人(ren)(ren)適應自然的限制條(tiao)件,綠色(se)(se)發展(zhan)(zhan)(zhan)則要求(qiu)人(ren)(ren)類更主動把握自然的發動因素;可(ke)持續(xu)(xu)發展(zhan)(zhan)(zhan)是(shi)不給后人(ren)(ren)留(liu)下遺憾,綠色(se)(se)發展(zhan)(zhan)(zhan)是(shi)增(zeng)加更多(duo)綠色(se)(se)投資(zi),留(liu)下更多(duo)的生(sheng)態(tai)資(zi)產。
“把生態(tai)文明建設擺在五位一體(ti)總體(ti)布(bu)局的(de)(de)高度來論述,這(zhe)是(shi)個非常重要的(de)(de)提法,表(biao)明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she)會主(zhu)義總體(ti)布(bu)局的(de)(de)認識深化了,也彰(zhang)顯了中華民(min)族對子孫對世界負責任(ren)的(de)(de)精神(shen)。”十八(ba)大代表(biao)、山西(xi)省忻州市委書記董洪運說。
但是,要真正(zheng)實(shi)現“三大發(fa)展(zhan)”,建設好“美(mei)麗中國”,任(ren)務仍然艱(jian)巨。根據(ju)中國環保部(bu)公布的(de)數據(ju),2012年上半(ban)年中國七大水(shui)系中僅長江和珠江水(shui)質良(liang)好,淮(huai)河為輕度污(wu)(wu)染(ran)(ran),黃河、松花(hua)江和遼河為中度污(wu)(wu)染(ran)(ran),海河為重(zhong)(zhong)度污(wu)(wu)染(ran)(ran)。在113個環保重(zhong)(zhong)點(dian)城(cheng)市(shi)中,仍有(you)33個城(cheng)市(shi)空氣質量超標。一(yi)段時間來(lai),生態環境問題成為了群體事件的(de)重(zhong)(zhong)要導火索。
生態正在(zai)成為(wei)一(yi)種產品。從推廣綠(lv)色(se)(se)建筑、綠(lv)色(se)(se)施(shi)工,發展綠(lv)色(se)(se)經濟,到發展綠(lv)色(se)(se)礦(kuang)業、推廣綠(lv)色(se)(se)消(xiao)費模式、推行政府綠(lv)色(se)(se)采購(gou),都(dou)將是(shi)未來中國各級領導者的(de)重任。
“立足當前,著眼(yan)長遠,我(wo)們必須切(qie)實解決最(zui)突出的問題(ti),才(cai)能推動生(sheng)態(tai)文明建(jian)設取得積極進(jin)展,收到良好成效。”十八大代表、環保部部長周(zhou)生(sheng)賢說(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