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系統重生研究獲得進展
更新時間:2014-06-04 09:31
來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
閱讀:1635
1998年時,斯科特礁就是個“鬼城”。厄爾尼諾現象引起的海面溫度升高,引發一場災難性的漂白事件,該事件摧毀了澳大利亞西海岸巨大的珊瑚礁系統。
當時對前景的預測是很嚴峻的——斯科特礁與和它最近的鄰居之間的距離要超過249公里,依靠珊瑚幼蟲來重建斯科特系統已經沒有可能,而科學家認為依靠珊瑚幼蟲讓珊瑚礁重新生長的過程對于珊瑚礁的恢復至關重要。但是僅僅在15年后,斯科特礁已經重新繁育成一個充滿生機的生態系統,它獨立隔絕的狀態也許是它能夠再次獲得生機的關鍵。
研究人員在《科學》雜志網絡版上報道稱:雖然斯科特系統沒有受益于來自其他珊瑚礁的珊瑚蟲,但是這一地區大量食草魚類抑制了危險海藻的生長,而這讓當地剩下來的一些珊瑚蟲存活了足夠長的時間以開始緩慢而穩定地生長,從而讓珊瑚礁再獲生機。而那些饑餓的魚為什么會在斯科特礁幫助珊瑚蟲轉危為安呢?原因是斯科特礁周邊沒有人類去捕捉它們。所以即便氣候變化正在全世界使珊瑚礁遭到滅頂之災,但只要沒有人類在周邊干擾它們,這些生態系統還是有重新振作的一線生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