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空氣質量排名公布,太原、陽泉、臨汾較差
【谷騰環保網訊】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8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數據顯示,8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1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8%;PM10平均濃度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9%;O3平均濃度為1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6%。
從數據來看,8月全國空氣質量總體得到改善,在168個重點城市中,海口、黃山、麗水空氣質量較好;太原、陽泉、臨汾空氣質量較差。
空氣質量后20中,山西6地、河南3地
8月,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較差的后20個城市所在省份較為集中。山西省共有6地進入,數量最多;山東省有4地進入后20;河南省有3地進入后20。三省城市占比超過一半。
7月,空氣質量較差的后20個城市中,山西有5地進入。8月,山西有6地進入后20,這也是今年以來山西進入空氣質量較差的后20的城市數量最多的一次,且部分城市排名靠后。8月,太原、陽泉、臨汾三地位列倒數前3位。與7月相比,8月太原排名下滑明顯,從倒數第8位下滑至倒數第1位;臨汾排名也從倒數第6位下滑至倒數第3位。
太原空氣質量較差的原因或許與臭氧等因素有關。日前,太原市出臺《太原市2025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其中明確提出,2025年,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不超過4.55,同比改善3.8%,退出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后十位”。值得注意的是,臭氧已成為太原大氣中的首要污染物。今年上半年,臭氧污染負荷比達25.3%。因此,《行動方案》對臭氧污染防治著墨較多。
除山西省外,河南省有3地位列空氣質量較差的后20,分別是焦作、安陽、鶴壁。與7月相比,8月,河南位列空氣質量較差后20的城市數量減少了一半。河南總體排名得到提升的原因或許與當地近幾個月密集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有關。8月27日、29日,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重點省轄市片區會先后在新鄉市和開封市召開。兩次會議規格高、力度大,不講成績、只說問題,明確要求相關地市動真碰硬、加壓奮進。
此后,河南省多地或通過召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推進會,或通過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安排部署相關工作。從8月排名來看,成效已開始顯現,新鄉、濮陽和開封已退出后20。
鶴壁、唐山、徐州PM2.5濃度較高
8月,168個重點城市中鶴壁、唐山、徐州等城市PM2.5濃度較高,位列倒數前三位。
上半年,從168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和PM2.5濃度排名看,河北省城市排名均退出后20。進入7月,河北部分城市排名出現波動,唐山、廊坊、邢臺、石家莊四地進入空氣質量較差的后20。8月,唐山、石家莊兩地進入PM2.5濃度較高的后20。
江蘇省徐州市已連續兩個月進入PM2.5濃度較高的后20。7月,徐州位列倒數第10位;8月,徐州位列倒數前3位。
甘肅省蘭州市近幾個月空氣質量也出現反復。上半年進入空氣質量較差的后20;7月、8月同時進入空氣質量較差的后20和PM2.5濃度較高的后20。
從整體來看,河南省有7地進入PM2.5濃度較高的后20,數量較7月有所下降,但仍為最多;山西省有5地進入,分別是陽泉、忻州、太原、臨汾、晉中;湖北省隨州市、天津市也進入PM2.5濃度較高的后20。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