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白洁少妇系列h,小小水蜜桃免费影院,丝袜美腿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中文在线最新版天堂

媒體/合作/投稿:010-65815687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發郵件

 為助力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谷騰環保網隆重推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技術與企業新媒體傳播計劃》,七大新媒體平臺,100萬次的曝光率,為環保行業“專精特新”企業帶來最大傳播和品牌價值。

    
谷騰環保網 > 新聞信息 > 正文

飲用水中的氨氮問題

更新時間:2008-07-07 14:51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作者: 葉輝 許建華 閱讀:2485 網友評論0

1 飲用水處理中氨氮問題現狀

  作為有機生命體的重要組成元素,氮在自然環境中存在一個循環過程。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和城市污水處理相對不力,以及農業生產大量使用化學肥料,使地表水體中的氨氮達到了較高的濃度。

        根據90年代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的統計(見表1),我國地表水環境污染狀況堪憂,七大水系中僅長江、珠江情況較好,且水質有逐年下降的趨勢,氨氮在地表水體超標污染物中出現頻率非常高。

   上海某水廠從黃浦江下游取水,1995年其原水氨氮變化如圖1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廠原水氨氮污染較嚴重,很多時間在2mg/L以上,最高可達6~7mg/L,用如此污染狀況的原水生產自來水,需重視氨氮對飲用水水質的影響。

2 氨氮濃度過高時的問題

   水中的氮主要以氨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和有機氮幾種形式存在。在特定條件下,如氧化和微生物活動,有機氮可能轉化為氨氮。好氧情況下,氨氮又可被硝化細菌氧化成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

1 90年代我國七大水系污染狀況統計

年份

項目

長江

黃河

珠江

淮河

松花江

遼河

海河

1992

比例
(%)

58
22
20

24
670

476
47

1320
67

26
74

14
86

1610
74

主要
污染物

有機物、酚、氨氮

有機物、酚、氨氮

Hg、氨氮

有機物、酚、氨氮

Hg、氨氮、酚

有機物、酚、氨氮、HgCu

有機物、氨氮

1993

比例
(%)

37
3132

13
1869

29
40
31

18.3
15.766

38
62

13
87

50
50

主要
污染物

CODMn、酚、氨氮、CuAs

CODMn、酚、BOD、氨氮

氨氮、CuAs

CODMn、酚、氨氮

Hg、氨氮、酚

CODMnHg、氨氮、酚、Cu

CODMn、酚、氨氮

1994

比例
(%)

42
2929

7
27
66

39
43
18

16
40
44

6
23
71

32
24
44

主要
污染物

CODMn、酚、氨氮、CuAs

CODMn、酚、BOD、氨氮

氨氮、AsCODMn

氨氮、CODMn

CODMn、氨氮、酚、CN-

CODMn、酚、氨氮、BOD

1995

比例
(%)

45
31
24

5
35
60

31
47

22

2722
51

4
29
67

42
17
41

主要
污染物

CODMn、酚、氨氮

CODMn、酚、BOD、氨氮

氨氮、CODMn

CODMn、氨氮

CODMn、氨氮、酚

CODMn、酚、氨氮、BOD

1996

比例
(%)

38.8
33.7
27.5

8.2
26.4
65.4

49.5
31.2
19.3

17.6
31.2
51.2

2.9
24.3
72.8

39.7
19.2
41.1

主要
污染物

CODMn、酚、氨氮、Cu

CODMn、酚、BOD、氨氮

氨氮、AsCODMn

CODMn、氨氮

CODMn、酚、氨氮、Hg

CODMn、酚、氨氮、CuHg

CODMn、酚、氨氮、BOD

1997

比例
(%)

67.7
32.3

66.7

62.5
29.2
8.3

干流以為主

70.6

以下:50

以下:50

主要
污染物

CODMn、酚、BOD

CODMn、酚、BOD、氨氮

氨氮、HgCODMn

CODMn、氨氮

CODMn、酚、BOD

CODMn、酚、氨氮、BOD

CODMnBOD、氨氮

1998

比例
(%)

467
4
11
4

24
5
47
以下:24

29
36
7
22
2
以下:4

11
17
18
6
以下:48

5
19
4
10
9
以下:53

4.5
2.3
4.5
22.7
4.5
以下:61.4

4
67
21
以下:8

主要
污染物

CODMnSS、氨氮

SS、酚

氨氮、石油、SS

CODMnBOD

CODMn、氨氮、石油、酚

CODMn、酚、氨氮

酚、石油

分別表示按照我國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劃分的類水體。

  水中氨氮濃度并非固定不變,而是可在多種氮的存在形式間互相轉化。我國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的說明中指出了水中三氮(氨氮、亞硝酸氮和硝酸氮)出現的水質意義,見表2。

   由表2可知,根據原水中三氮出現情況的不同,水質呈現不同的污染特征。但只要水中有氨氮出現,則表示水體受到新的污染,水體自凈尚未完成。自來水廠面對這樣的原水,為了保證飲用水安全,應該采取相應的水處理措施。

2三種含氮化合物在原水中出現的意義

NH+4-N

NO-2-N

NO-3-N

意義

+

-

-

水新近被污染

+

+

-

新近被污染,分解正在進行

+

+

+

水以前被污染,已開始分解并仍有新污染

-

+

+

水中污染物已分解,趨向自凈

+

-

+

舊污染分解已完成,現又有新污染

-

+

-

污染已分解,但未完全自凈或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

-

-

+

水中污染物都已分解并達到了凈化

-

-

-

清潔水

“+”表示在水中出現;“-”表示在水中不出現。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過飲用水中氨氮危害人體健康的報道,但在地表水體中如果存在較高的氨氮,能對水生生物造成毒害,毒害作用主要是由水中非離子氨(NH3)造成的。水中氨氮以銨根(NH4+)和非離子氨(NH3)兩種形式存在,這兩種成分的比例隨水溫和pH值變化,以銨根為主。水中的亞硝酸鹽不穩定,易在微生物或氧化劑的作用下轉化為硝酸鹽和氨氮。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濃度高的飲用水可能對人體造成兩種健康危害,即誘發正鐵血紅朊癥(尤其是嬰兒)和產生致癌的亞硝胺,這兩種危害都是亞硝酸鹽直接造成的,因而對硝酸鹽的濃度限制較寬。

   自來水中含高濃度的氨氮也可能產生亞硝酸鹽的問題,尤其是在我國多層建筑廣泛采用的屋頂水箱中。屋頂水箱容易受到二次污染,也容易造成死水,使自來水在水箱中停留較長時間才被用戶使用。用含氨氮的自來水廠濾后水加氯后進行貯放試驗,結果見圖2。試驗水樣(濾后水)含氨氮1.38mg/L,加氯后水樣的余氯為2.0mg/L,密閉貯存于5L棕色瓶內,放置在室內環境中,檢測時從中取出少量水樣分析余氯、氨氮和亞硝酸鹽氮。試驗期間水溫從25℃逐漸升高至27℃。

  由圖2可知,2mg/L的余氯經2d就被消耗掉90%,同時開始進行硝化反應。在開始2d內氨氮稍有下降,應該是同水中余氯反應的結果。第5~8d,有一個硝化反應的高峰期,這段時間內氨氮濃度迅速下降,同時亞硝酸鹽氮濃度迅速升高,最高時達到約0.7mg/L。

  另外,飲用水中氨氮濃度較高,在消毒時會產生令人厭惡的嗅和味。

3 國內外飲用水標準對氨氮濃度的規定

   美國、前歐共體和WHO所制定的飲用水標準,代表了目前世界的先進水平。由于常規處理難以去除氨氮,且西方國家近年水源保護較好,原水氨氮濃度不高,目前各國飲用水標準中對氨氮的規定不一,見表3。

3 國內外飲用水標準中對氨氮限值 mg/L

標準
名稱

原歐共體(1998)

中國(1985)

美國(1996)

日本(1993)

WHO(1992)

法國(1989)

荷蘭(1984)

德國(1990)

韓國(1984)

氨氮
限值

0.5

-

-

-

1.5

0.5

0.2

0.5

0.5

  從表3可以看出,在飲用水標準中對氨氮有規定的主要是歐洲國家,其他如美國、日本都沒有規定。

  我國現行的飲用水標準(GB 5749-85)中對氨氮沒有規定,而文獻中推薦的一類水司(供水量100 ×104m3/d以上的自來水公司)88項指標中,規定氨氮(以NH3計)的標準值為0.5mg/L。我國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將飲用水水源分為Ⅰ、Ⅱ兩級,其中對原水氨氮的規定是:Ⅰ級、Ⅱ級≤0.5mg/L。水質指標超過Ⅱ級標準限值的水源水,不宜作為生活飲用水的水源。若限于條件需加以利用,應采用相應的凈化工藝進行處理。綜上所述,我國并不是缺少對飲用水源的氨氮規范,而是目前自來水廠采用的標準GB5749—85中,沒有氨氮的限值。

  去除污染原水中的氨氮,需要較高的經濟投入。在我國目前的經濟條件下,普遍要求處理水中的氨氮較難實施,但有條件的自來水廠或原水受氨氮污染嚴重的水廠,應該逐漸實施去除水中的氨氮,還要逐步將這一要求推廣開來。

4 解決飲用水中氨氮的方法

  解決飲用水中氨氮污染的根本方法是控制水源污染,在當前的實際情況下,應該在水廠中強化、增加處理工藝,去除原水中的氨氮。

  目前生物法處理是去除原水氨氮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生物預處理技術是在常規處理之前進行生物處理,該工藝不僅能去除60%~90%的原水氨氮,而且對水中有機物(CODMn、TOC等)、濁度、色度和錳等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特別適合原水遭到較嚴重有機污染的水廠采用。除此之外,生物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也能去除水中的氨氮,但受工藝條件限制,去除能力有限。

  有些水廠常采用折點加氯的方法來去除氨氮,在原水被有機物污染的情況下,折點加氯會產生大量有機氯化物,使飲用水的安全性下降,因而一般不提倡使用折點加氯工藝。

  5 結論

  目前我國地表水污染情況較嚴重,飲用水源大多受到氨氮污染。原水中較高的氨氮濃度預示著水體遭到新的有機污染,飲用水中的氨氮可能導致管網末梢的亞硝酸鹽問題和嗅味問題。目前歐洲多數國家對飲用水中的氨氮濃度有較嚴格的規定。我國對飲用水水源的氨氮濃度也有類似限值,但目前自來水廠采用的飲用水標準GB 5749—85對氨氮卻沒有規定,應該逐步推行控制飲用水氨氮濃度的標準。解決飲用水氨氮問題的根本辦法是控制水源污染,但在控制污染不力的情況下,只能加強自來水廠的除污能力,生物法預處理技術是目前解決飲用水中氨氮問題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關于“飲用水中的氨氮問題 ”評論
昵稱: 驗證碼: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谷騰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2’第九屆典型行業有機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十四五開篇之年,我國大氣污染防治進入第三階段,VOCs治理任務…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2021華南地區重點行業有機廢氣(VOCs)污染治理及監測技術交流會

自十三五規劃以來,全國掀起“VOCs治理熱”,尤…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31日,在經歷了廣泛征求意見、充分調研論證、反復修改完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