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好氧反硝化菌篩選方法的建立及新菌株的發現
近年來我國水體中氮素污染日益嚴重。據國家環保總局2002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我國主要湖泊氮、磷污染較重,從而導致富營養化問題突出,滇池草海為重度富營養狀態,太湖和巢湖為輕度富營養狀態。水處理中氮素的脫除是通過硝化和反硝化兩個過程來完成的。首先氨氮由自養的硝化細菌在好氧條件下轉化為硝態氮,然后再通過異養的反硝化細菌在厭氧條件下將硝態氮還原為氮氣,排出水體。反硝化細菌在有氧條件下以氧氣為電子受體,厭氧條件下以硝酸根為電子受體。傳統理論認為脫氮必須經過好氧硝化/厭氧反硝化兩個過程。因此脫氮過程工藝環節多,處理成本高。但是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好氧反硝化現象不斷被報道,好氧反硝化細菌作為一種新型的脫氮細菌倍受關注。我們在研究中對好氧反硝化細菌進行了篩選,并在有關報道的基礎上,對細菌進行了鑒定,并對其相關基因napA進行了擴增與測序。
利用間歇曝氣富集,氰化鉀(KCN)選擇培養基篩選好氧反硝化細菌,并進行鑒定。在篩選的多株具有反硝化作用的細菌中有一株可以檸檬酸鈉為碳源,硝酸鉀為氮源,進行好氧反硝化的細菌。在溶解氧(DO)為6.0-6.5mg/L的培養基中,該菌株5天內將硝態氮由282.0mg/L降解至149.2mg/L,其硝態氮去除率為46.47 ng NO3--N mg cell-1 min-1,同時亞硝態氮僅有少量的積累。經鑒定,初步判定它為假單胞菌屬命名為Pseudomonas sp.Y2-1-1。從其基因組中擴增出與好氧反硝化相關的周質硝酸鹽還原酶(NAR)的亞基napA基因,并與已報道的napA基因進行Blast比較,發現具有較大差別。初步認為Pseudomonas sp.Y2-1-1是一株新的好氧反硝化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一種新的好氧反硝化菌篩選方法的建立及新菌株的發現.rar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