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化水與超純水的制備原理
更新時間:2008-09-09 09:13
來源:環保技術網
作者:
閱讀:1125
摘要 這是一篇關于水的純化和超純水制備的綜述。介紹了各種純化 水的技術與某些新近的進展。包括蒸餾法、離子交換法、電滲析法 和反滲透法等。
一. 天然水中通常含有五種雜質:
1.電解質,包括帶電粒子,常見的陽離子有H+、Na+、K++、NH4+、、Mg2+、Ca2+、Fe3+、Cu2+、Mn2+、Al3+等;陰離子有F-、Cl-、NO3-、HCO3-、SO42-、PO43-、H2PO4-、HSiO3-等;
2.有機物質,如:有機酸、農藥、烴類、醇類和酯類等;
3.顆粒物;
4.微生物;
5.溶解氣體,包括:N2、O2、Cl2、H2S、CO、CO2、CH4等;
所謂水的純化,就是要去掉這些雜質。雜質去的越徹底,水質也就越純凈。
國家標準:有飲用純凈水(GB17323)、分析實驗室用水[2](GB6682—92)和電子級水(GB/T11446.1-1997)的技術指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純化水與超純水的制備原理.rar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