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稱車內空氣污染即將有法可依
近日,由國家環境保護部組織的有關科研機構正在制定《車內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采樣測定方法》,已通過專家組的審議,并擇日正式出臺。據了解,如該法在近期能順利出臺,將成為我國首個有關汽車內空氣污染的測定方法。
有毒氣體超標成為車主“殺手”
據悉,2004年備受關注的全國首例新車內污染超標致人死亡訴案,因原告證據不足而敗訴。同年,中國首次對汽車內環境污染情況進行大規模調查,在接受調查的1175輛汽車中,全部檢測項目達標的只有52輛。在接受調查的新車中,車內有害物質甲醛超標的達190輛,占被調查新車總數的23.4%,車內苯濃度超標的達610輛之多,占總數的75.1%,而高達81.6%的被調查新車甲苯超標。
武漢市環保局環境檢測站姚主任曾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出廠汽車的配件和材料都可導致車內空氣污染,無論是操控臺、座椅,還是車頂氈、腳墊,所有零配件、膠水等汽車本身的物件都可能散發對人身體有害的物質。
同時有關專家還指出,空氣污染的來源復雜。車內空氣質量不合格,一方面汽車生產廠家在使用的膠和其他材料上有問題。另外還有發動機長時間運轉之后,產生的熱量也會增加車內污染物的揮發,并且會產生胺、煙堿等有害物質。
武漢中心醫院的醫生認為,新車車內裝飾材料所含的甲醛、丙酮、二甲苯等有毒氣體超標,都是導致車內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
不少車主表示,一旦《車內揮發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采樣測定方法》能順利出臺,車內空氣質量的檢測、監督將有法可依,消費者的權利也將有效的保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