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垃圾回收工業世界規模最大
美國人平均每天扔2公斤左右的垃圾,積累起來每年就有2.3億噸之多,這還不包括工業垃圾。為此,美國的垃圾回收工業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目前雇用著110萬人,年產值高達2380億美元。
美國人越來越明白的一個道理是,人均垃圾量高,表明資源浪費大,生產效益低,對環境的危害嚴重。近年來,從普通百姓到各級政府,從環保組織到各類企業,日益重視減少垃圾和垃圾回收利用,如日前舊金山市和零售業巨頭沃爾瑪,都相繼提出“零垃圾”戰略目標,即要達到100%地回收利用本市或本企業產生的垃圾。實際上,有5000名雇員的豐田汽車公司美國總部,不久前已經實現了“零垃圾”的目標。當然,設在洛杉磯的這一尖端技術企業與舊金山市相比,達到“零垃圾”的目標要容易的多,因城市垃圾的處理和回收遠比一個企業的要復雜和困難。即使這樣,舊金山目前回收利用的垃圾比例也已高達68%,為美國所有城市之首。
在美國人的印象中,“零垃圾”的概念一般被理解為,在產品的生產、消費和回收利用等所有環節中,最終沒有任何東西被扔棄或浪費掉。著名企業家保爾·昊肯等人斷言,在生產、消費等人們生活環節中實現“零垃圾”目標,將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未來的經濟模式,誘發一場前所未有的“新的工業革命”。
多年來,舊金山市的垃圾回收和處理機構發給各家各戶三個不同顏色的大桶:藍色的裝廢紙、玻璃、塑料以及金屬等可再利用的工業廢品;綠色的用來裝蔬菜、食品類廚房垃圾;無法再利用的垃圾則放在黑色大桶里,由市政府的垃圾車收集后運往填埋場,深深埋入經過特殊處理的填埋坑里。
舊金山有一項發明創造,今天已被美國其他城市和相關行業廣泛學習和借鑒,他們把魚頭、香蕉皮、剩飯剩菜等五花八門的廚房垃圾進行粉碎和經過3個月的發酵滅菌后,制作成很受美國家庭歡迎的有機花果樹肥,以超過一般肥料1倍的價格銷往市場。這種有機肥尤其受葡萄莊園主的青睞,因施有機肥料收獲的葡萄釀出來的酒,與同類葡萄酒的味道不同,價格差異就更為明顯。
舊金山市垃圾回收利用之所以走在美國各城市的前列,關鍵是因為他們充分利用了市場機制這只無形的手,確立了一個嶄新的概念,即“扔東西就得付錢 ”。該市環保局局長賈里德·布魯曼費爾德對外界說:“我們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從經濟的角度刺激和鼓勵人們在環保方面做他們應該做的事,而同時讓那些不重視環保和回收的人,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跟蹤調查表明,這一環保市場化機制,大幅度提升了相關人群廢物回收利用的比例。在美國,今天有20%的人得根據自己扔的垃圾多少來支付不同的垃圾清理費用,這恐怕也是像沃爾瑪這樣的大公司把“零垃圾”確定為奮斗目標的原因之一,因降低廢舊包裝材料,可為一個公司節約非常可觀的經營開支。
扔垃圾得花錢,處理垃圾可賺錢,這一市場機制在美國不斷得到加強。世界上首屈一指的Casella Waste System垃圾處理公司,1975年成立時只有一輛垃圾車,今天,其垃圾回收、運送、加工和處理生意已經達到5.5億美元的年營業額。該公司創始人約翰·卡塞拉不無自豪地說:“這一經濟模式越來越鞏固,這一‘未來工業’的增長,今天才處于蓬勃發展的起步階段。”沃爾瑪“零垃圾”項目的負責人戴維·雷德菲爾德形象地說:“當你看見垃圾車時,你看到的是垃圾,而我看到的則是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和錢財。”
美(mei)國人說“Trash is cash”,意思(si)就是垃圾(ji)也是金錢。的確,用發展的眼光從更廣(guang)的角度看,垃圾(ji)處理工(gong)業不但有極大的商機(ji),更與(yu)環境保護息息相關,深深影響著人類未來的生(sheng)存質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