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線路板含銅蝕刻廢液的綜合利用技術
印制線路板含銅蝕刻廢液的綜合利用技術
適用范圍
印制線路板制造業發達地區集中開展含銅蝕刻廢液綜合利用。
主要技術內容
一、基本原理
將印制線路板堿性蝕刻廢液與酸性氯化銅蝕刻廢液進行中和沉淀,生成的堿式氯化銅沉淀用于生產工業級硫酸銅;沉淀壓濾母液用于生產堿性蝕刻液;其余廢水經金屬鋁屑置換去除銅離子,進行蒸發濃縮生產混合銨鹽。另將三氯化鐵蝕刻廢液投鐵提銅后通入氯氣并蒸發濃縮,生成三氯化鐵回用于線路板蝕刻。
二、關鍵技術
硫酸銅、堿性蝕刻液、混合銨鹽、三氯化鐵綜合利用生產技術及生產線。
典型規模
1、利用堿性、酸性蝕刻廢液10000噸/年,生產工業級硫酸銅4000噸/年,堿性蝕刻液4000噸/年,混合銨鹽1200噸,硫酸銅廢水處理銅粉50噸;
2、利用三氯化鐵蝕刻廢液3000噸/年,生產三氯化鐵蝕刻液4000噸/年,三氯化鐵廢液處理銅粉150噸。
主要技術指標及條件
一、技術指標
(一)廢液資源利用率
1、銅利用率
堿性、酸性蝕刻廢液 99.5%;三氯化鐵蝕刻廢液:95%
2、氨(銨)利用率:100%。
3、三氯化鐵利用率:100%。
(二)產品指標及性能
硫酸銅(CuSO4•5H2O)、堿性蝕刻液、混合銨鹽、銅粉、三氯化鐵蝕刻液
二、條件要求
1、堿性、酸性蝕刻廢液利用:占地5000平方米;硫酸銅生產電耗20萬度/年、水耗6000噸/年、濃硫酸2000噸/年;堿性蝕刻液生產電耗1.52萬度/年、無水耗、液氨350噸/年、工業氯化銨400噸/年;銨鹽回收電耗5.61萬度/年、水耗6000噸/年、柴油580噸/年。
2、三氯化鐵蝕刻廢液利用:占地2000平方米,電耗2.2萬度/年、水耗1.38萬噸/年、液氯246噸/年、純鐵片415噸/年、柴油40.8噸/年。
主要設備及運行管理
一、主要設備
1、堿性、酸性蝕刻廢液利用:
硫酸銅生產線、堿性蝕刻液生產線、混合銨鹽生產線。
2、三氯化鐵蝕刻廢液利用:
銅粉生產線、三氯化鐵再生生產線 。
二、運行管理
兩種廢液必須分別用專車收運,并從廢液產生到貯存、收運、綜合利用的全過程保證沒有其它廢液(包括含銅稀廢水)摻入。
投資及效益分析
一、投資情況
(一) 堿性、酸性蝕刻廢液利用
總投資(含土建,1998年價) 1000萬元
其中:設備投資:硫酸銅生產線300萬元、堿性蝕刻液生產線100萬元、銨鹽回收生產線200萬元、運輸車輛80萬
主體設備壽命 (鍋爐除外) 5年
投資回收期 1.5年
(二)三氯化鐵蝕刻廢液利用
總投資(1998年價) 300萬元
其中:設備投資 150萬元
主體設備壽命 5年(鍋爐除外)
投資回收期 2年
二、經濟效益分析
(一)堿性、酸性蝕刻廢液利用
1、年產值 2350萬元
2、成本 1700萬元
3、年利潤 650萬元
(二)三氯化鐵蝕刻廢液利用
1、年產值:470萬元;
2、成本:320萬元;
3、凈效益:150萬元。
三、環境效益分析
通過集中利用和處理含銅蝕刻廢液,大大促進了蝕刻廢液的高效利用,為市場提供優質硫酸銅產品和銅(粉)原料,減緩了我國銅礦資源的開采速度。同時也為印制線路板工業提供質優價廉的堿性蝕刻液和三氯化鐵蝕刻液,循環利用氨氮、三氯化鐵資源,有效削減了蝕刻廢液中氨氮、鐵污染物的排放量,為促進印制線路板行業可持續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推廣情況及用戶意見
一、推廣情況
整套技術由深圳市工業廢物處理站歷經10年分別研究開發成功并首先在該站應用,還經過多次技術改造日趨成熟完備,取得了非常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社會效益,為保障深圳經濟與環境的協調持續發展做出貢獻。1998年,其中的硫酸銅、堿性蝕刻液生產技術有償轉讓給江蘇省昆山市,有力推進了當地的環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工作。
二、用戶意見
深圳市工業廢物處理站生產的硫酸銅質量優良、產品供不應求;堿性蝕刻液、三氯化鐵蝕刻液目前月產量分別超過400噸、300噸,產品在深圳、東莞等二十多家線路板廠家使用,深受歡迎。整個項目業已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環境和社會效益。
主要用戶名錄
深圳市工業廢物處理站、昆山市千燈鎮三廢凈化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