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牛廠屠宰綜合廢水治理方案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屠宰廢水排放量為1000m3/d。外排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毛、碎肉、內臟雜物、未消化食物、糞便等污物,COD、SS較高,如果外排至附近的江河必對河內水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該廠領導非常重視環保,為保護環境,減少污染,擬投資興建本屠宰綜合廢水治理工程。受其委托我公司制作此方案對該食品公司外排綜合廢水進行治理,治理后水質可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要求,使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環境效益三統一。
二、廢水來源、性質及處理要求
1、廢水來源
主要來自:宰前飼養場排放的畜糞沖洗水;屠宰車間排放的含有血污和畜糞的地面沖洗水;燙毛時排放的含大量牛毛的高溫水;剖解車間排放的含腸胃內容物的廢水。
2、水質特點
肉類加工綜合廢水具有以下特點:
①水質、水量在一天內的變化比較大。屠宰過程集中在凌晨,排水主要集中在這一時段,白天相對較少;
②有機污染物含量高。廢水主要成分有牲畜糞便、血污、油脂、內臟殘屑和無機鹽類等,COD一般在1500~4000mg/L,最高時達6000mg/L;
③可生化性較好,BOD/COD大于0.6;
④廢水中含有大量的血污、毛皮、內臟殘屑、食物殘渣以及糞便等污染物,懸浮物含量高,水呈紅褐色并有明顯的腥臭味,且含有較多的病原菌。
以下為屠宰廢水一般水質數據:
屠宰廢水水質數據
表1:
|
注:除水量、pH外,其余單位為mg/L。
3、處理要求
按照當地的實際情況,以及環保主管部門的要求,廢水處理后必須達到《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標準(GB13457-92)的指標。
《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標準(GB13457-92)
表2:
|
三、設計依據及原則
1、設計依據
(1)、《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2)、GBJ15-88《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
(3)、GB13457—92《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4)、業主提供的相關數據
2、設計原則
(1)、工藝成熟可靠、操作簡單、易維護、工程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2)、降低噪聲,消除異味,改善污水站及周圍環境;
(3)、處理系統運行應有較大的靈活性和調整余地,以適應水質水量變化;
(4)、管理運行維護方便,盡量考慮自動化,減少操作勞動強度。
四、處理工藝流程
工藝簡介:本工程設計根據我們在其他同類屠宰綜合廢水治理工程中取得成功的經驗上,結合本屠宰綜合廢水特點,采用SBR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進行處理。格柵:廢水進入沉渣池之前首先通過水力篩;它可以有效地去除廢水中的粗顆粒雜質(如大塊雜物、碎肉、內臟、碎皮等),保護后續處理工序的穩定運行以及提升泵的正常運轉。
沉渣池:本設計方案設置沉渣池,主要是對廢水所含的牲畜糞便等懸浮物進行沉淀去除,以降低污水的污染負荷。該池又可對廢水進行隔油預處理。由于處理水量不大,沉淀的糞便也不多,采用人工清理方式。
水解調節池:主要起調節水量和均化水質,對廢水進行預處理。肉類加工生產主要集中在凌晨,排放的廢水主要集中在這一時間段;白天水量則很少;因此一般肉類加工的廢水水量、水質變化范圍很大。為保證后續工藝處理穩定運行,必須對水量、水質進行有效的調節,為后續生化系統的更好運行提供保障,池中后半段設置填料,并進行預曝氣,將廢水中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質。
SBR曝氣池:SBR曝氣池內設置填料,填料淹沒在廢水中,填料上長滿生物膜,廢水與生物膜接觸過程中,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轉化為新的生物膜。從填料上脫落的生物膜,隨水流到沉淀池后被去除,廢水得到凈化。
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下列特點:
(1)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積大,池內的充氧條件好。生物接觸氧化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氣池及生物濾池,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從而使處理時間短,節約占地面積;使污水處理工藝向高效和節約用地的方向發展。
(2)由于微生物附著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的脫落和增長可以自動保持平衡,所以不需要污泥回流;也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給運行管理帶來方便。
(3)由于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又屬于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對水質水量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保證出水水質的穩定。
(4)由于接觸氧化池內有填料存在,起到切割氣泡、增加紊動作用,增大了氧的傳遞系數;同時不需要污泥回流,降低動力消耗,減少運行費用。
(5)生物接觸氧化法掛膜方便,對含菌種少的工業廢水,掛膜時接入菌種,運行十來天生物膜就可成熟。間歇一個月后再重新起動,生物膜在幾天內就可以恢復正常;所以接觸氧化法可滿足運行的需要。對生化性好的生活污水更容易起動、維護。
生物接觸氧化池主要結構分為池體、填料、布氣裝置:
(1)池體
池內是進行廢水凈化的主要場所;池體主要考慮填料、布水、布氣裝置等設備的安裝,池壁須有支承填料的格柵,池底須有支承進水、進氣管的支座。池的高度由填料、布水、布氣層、穩定水層及超高高度來決定,還須考慮到充氧設備的供氣壓力或提升高度。一般生物接觸氧化池總池高度為4.0-6.0m。
(2)填料
填料是生物膜賴以棲息的場所,是生物膜的載體,同時也有截留懸浮物的作用。因此,載體填料是氧化池的關鍵,直接影響生物接觸氧化的效能。載體填料的要求是:易于生物膜附著、比表面積大、空隙率大、水流阻力小、強度大、化學和生物穩定性好、經久耐用、截留懸浮物能力強、不溶出有害物質、不引起二次污染、與水的比重相差不大、避免曝氣生物濾池負荷過重、能使填料間形成均一的流速、運輸和安裝施工方便。本設計采用的新型纖維組合生物填料是由高醛度維綸纖維構成,比表面積達1900m2/m3,纖維表面經過處理帶有正電荷,對微生物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
(3)鼓風曝氣系統
鼓風曝氣系統是由鼓風機、布氣裝置、曝氣器等組合而成。采用鼓風機向池內供氧,滿足好氧微生物對氧的需要,有利于活性污泥與有機物的混合與接觸,從而使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同時污水中氨氮也通過微生物的硝化作用轉化為硝基氮。利用鼓風機曝氣比其它曝氣方法穩定,易操作。
二氧化氯發生器、消毒池:污水經過生化系統處理后,仍含有一些病原微生物,必須對其進行消毒處理才可達標排放(或回用于沖洗地板、綠化)。消毒的主體設備為二氧化氯消毒劑發生器,即將氯酸鈉水溶液和鹽酸定量輸送到反應系統中,快速反應生成二氧化氯消毒液,投加到污水中進行消毒處理。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劑,其活性比傳統的氯氣高,消毒效果比傳統的氯氣好,是氯氣消毒的替代消毒方法。
消毒池能有效地提高消毒劑與污水的接觸效果,保證消毒劑能迅速地與污水混合接觸。設計接觸消毒時間約為2小時。加氯消毒后,污水必須對剩余氯進行脫除后才能達標排放,可用還原劑與氯的反應,將剩余氯脫除。
污水經過消毒處理后便可達標排放(或回用于沖洗地板及綠化)。
污泥濃縮池:SBR曝氣池中的剩余污泥定期排入污泥濃縮池中,經濃縮后。
污泥干化場:污泥濃縮后放置到污泥干化場中,至污泥干化后外運。
五、工藝特點及優點:
(1)具有工藝簡單、操作簡單、易維護、投資省、抗沖擊負荷強等優點。
(2)非常適合肉類加工企業水質和水量波動大的特點。
(3)SBR工藝處理肉類加工廢水明顯優于傳統的活性污泥法,COD和BOD5的去除率分別為>90%和>95%,而活性污泥法的COD和BOD5的去除率分別為>80%和>90~95%。
(4)SBR法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比,運行費用可降低10%~20%,占地節省30~40%。
六、投資估算及占地面積
見表3
|
整個廢水處理系統的占地面積約為:1200m2。(二、三期工程按照此模塊進行建設)
七、運行費用
1、運行費用
廢水處理系統每天運行10小時,主要運行費用為電費、藥劑費和人工費。
(1)電費:
設備功率:污水泵7.5kw,日平均工作時間4小時;
鼓風機18kw,日平均工作時間10小時;
加藥泵及其它設備共計0.8kw,日平均工作時間4小時;
按照電費0.50元/度計算,則每日電費為211元;
(2)藥劑費:
藥劑、凝聚劑,按0.10元/m3計,則日耗藥劑費為120元;
(3)人工費:
按2人計,日工資按30元/人計,則日耗人工費為60元;
(4)處理成本測算(不包括折舊、大修費)
(1)+(2)+(3)=313元,每噸水處理費用約為0.32元/m3
八、勞動定員
由于本方案所采用的工藝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小,只需一名操作工人即可。
九、技術服務承諾
為確保設施的運行穩定,我們將以完善的設計、精良的設備、全面的質量和進度管理、專業化的系統調試及人員培訓和優良的跟蹤服務體系,充分體現高起點、操作方便化、運行低成本、處理達標的效果。我公司對本工程技術服務承諾如下:
1、據建設方要求及實際情況對本方案進行必要的修改和補充,確保出水達標排放。
2、免費為廠方培訓上崗人員,保證培訓后能獨立上崗操作和進行簡單的維修;幫助廠方制定合理規范的操作規程。
3、對本工程進行終生技術支持,并免費提供有關最新技術咨詢指導。
4、工程設備保修壹年,此后以成本價向廠方提供備品更換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