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鋼投入60億元治污
17日獲悉,“十一五”以來的4年間,武鋼投資60億元用于節能減排和污染治理,在鋼鐵總產量增長35%的同時,能耗反而下降了5%。
眾所周知,武鋼是我國鋼鐵行業的“技術流”和“管理流”,去年兩項科研成果獲評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多年獲評全國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占比達80%。但是,噸鋼能耗、節能減排等方面與世界先進鋼鐵企業尚有一定差距。“十一五”以來,武鋼逐步認識到節能減排不僅是“利他”的社會責任,更是“利我”的科學發展選擇,提高環保技術就是降低企業成本。為此,公司圍繞棄水回用、廢渣利用、余壓余熱發電、負能煉鋼、廢氣“零排”,實施了系列環保工程。8月底,武鋼工業港排口污水處理回用工程投產,這是繼北湖港排口廢水處理項目之后的又一棄水回用工程。至此,武鋼生產廢水結束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直排長江歷史,實現全面回收利用。近5年來,武鋼投入6億元,每年節水量相當于1.2個東湖。
2009年6月以來,武鋼接連投產3座干熄焦裝置,5座6米以上焦爐全部采用干熄焦,成為國內干熄焦產能最大的企業。干熄焦產生的余熱,年可發電3.5億度,供應蒸汽327萬多噸,相當于20多萬噸標準煤,還可減少粉塵排放660噸。同時,各高爐全部配置煤氣余壓發電設備,目前,余壓余熱發電已占武鋼用電量的42%。
從廢鋼廢渣中,武鋼每年淘到上十億元的“金子”,去年工業固體廢物實現綜合利用價值17.1億元。
武鋼安環部部長王劍介紹,今年1-7月,武鋼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減少15.22%,COD排放量減少33.76%,預計今年將超額完成減排目標。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