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立昇的膜已經進入世界高端行列
在成都的一個會議上,中國水網記者見到了以膜產品而聞名的海南立昇凈水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陳良剛。陳良剛先生,1984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燃氣輪機專業,研究航空發動機是他的專長,但是,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他遠離了既定的軌道,命運的鬼使神差使他迷上了“膜”技術。
“我國的膜產業還太小,而世界上許多膜公司的產品也不是為自來水行業而做。”陳良剛開玩笑地說,“我要攻擊一下膜行業:你這種材料太貴,出身就不好!所以推廣起來比較難。”他直言膜不是什么高精尖的設備,是靠knowhow和人工,再加上一個管理過程,而不是靠大量的投資。他在2007城市水業戰略論壇上也講到,膜應用的問題就是一個成本問題,把價錢降下來就好談了,價錢那么高人家就不和你談。
陳良剛說,膜已經進入實用階段。過去是談質量問題,現在不是質量問題,而是你能不能適應這個行業的問題。在自來水行業,質量當然是一個指標,但是不是全部指標,質量、價格、能耗都很重要。立昇在世界上首創了PVC膜,質量好、價格便宜,這就是制勝的法寶,關鍵是解決了投資成本高、使用成本高、換膜成本高的問題。
中國人的膜在水行業的應用不弱于世界其他國家,在技術上甚至超過國外,價格低,性能比較好,陳良剛說。當然國內企業也有國內企業的問題,但是,一個企業出口的產品出了問題,就說中國企業的產品都有問題,這是帶有偏見的,是不對的。國內的膜技術,跟國外一些國家比,是有些差距,但是,臺灣省高雄市30萬噸自來水廠使用了立昇的膜,這個廠運行以后,可以說明中國人的膜不比任何人差。陳良剛說:“立昇只是一個民營小企業,但是在超濾方面,在自來水行業的應用方面,我們是不輸給任何人的。”
立昇的目標是在這個行業的市場份額占到50%以上,專攻大水廠是陳良剛的一個目標。他介紹,到目前為止,膜在自來水行業的應用,有統計的是1000萬噸的處理量,這是經過20年發展的總和。而立昇僅在高雄市自來水廠這一個項目就達到了30萬噸的規模。“份額不是我想占不想占的問題,東西好,別人就愿意用,份額就大了。這個份額不是隨便要得來的。” 陳良剛說,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希望能夠再做成兩個大的項目。按照他的觀點,臺灣省的這個項目很能說明問題:第一,膜的質量達到一定水平了;第二,價格的確具有競爭力。“任何高科技產品,只有做成老百姓所必須的,而且是用得起的,才能創造大市場,形成大產業。”
去年11月16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無名小卒變行業領軍:海南立昇公司選準方向創出佳績”為標題,重點報道了立昇企業和它的董事長陳良剛自主創新的先進事跡,立昇的PVC膜開始為更多人所知道。新聞里說“在陳良剛的發明之前,超濾膜因為制造材料昂貴,應用中耗能較高,無法推廣。”有專家說,陳良剛的發明將帶來水處理行業的一場革命。
過去(qu)人們(men)一(yi)直沒(mei)有(you)將膜濾用于(yu)大型(xing)城市自來水(shui)(shui)廠,主(zhu)要是(shi)認為膜組件的(de)(de)(de)價格(ge)(ge)昂(ang)貴。隨(sui)著膜材料制(zhi)造技術的(de)(de)(de)快速(su)發(fa)展,膜的(de)(de)(de)性(xing)能不斷提高,膜價格(ge)(ge)在迅速(su)降低(di)。我國(guo)生產的(de)(de)(de)超濾膜,性(xing)能和質量已(yi)達到(dao)國(guo)外同類產品(pin)水(shui)(shui)平,而(er)價格(ge)(ge)比(bi)(bi)進(jin)口產品(pin)低(di)得多,已(yi)降到(dao)可與第(di)一(yi)代工(gong)藝競爭(zheng)的(de)(de)(de)價位。比(bi)(bi)如(ru),立昇擁有(you)10項核心(xin)專(zhuan)利的(de)(de)(de)PVC膜,價格(ge)(ge)是(shi)國(guo)外產品(pin)的(de)(de)(de)三分(fen)之(zhi)一(yi)。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