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快刀砍向制糖業污染老問題
柳州市是我區的制糖大市之一,制糖業也是地方財政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由于行業的生產特點,制糖行業目前仍然是柳州市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的主要行業之一,大量生產廢水的排放,不僅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而且給當地生產生活及社會穩定造成一定影響。
為確保柳州市“十一五”污染物減排目標任務的完成,柳州市高度重視制糖行業生產廢水的治理。今年以來,柳州市以工程減排為重點,狠抓制糖等重點行業的廢水生化處理設施建設,有關部門與轄區內的11家制糖企業簽訂了減排責任書,要求這11家制糖企業的廢水生化處理設施必須在10月底新榨季開榨前全部投入使用,預計屆時可削減化學需氧量6000多噸,而達不到要求的企業將面臨停產停榨的嚴厲處置。
廣西農墾糖業集團柳興制糖有限公司于2007年投資了2050萬元用于建設治污和清潔生產項目一期工程,采用了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建成了一套處理能力為每小時1000噸的循環冷卻水生化治理系統,采用兩級接觸氧化法工藝,建成一套處理能力為每小時350噸的生產綜合廢水生化處理系統。這套治污和清潔生產工程一期項目在2007年榨季投入使用后,共計減少排放化學需氧量4300噸,取得了顯著的環境效益。如今,嘗到環保甜頭的柳興制糖公司再次投資1000萬元用于該項目的二期工程。公司總經理欣喜的告訴記者:“通過治理,我們廠廢水的循環利用率,從原來的91.19%提高到了現在的96.2%,這意味著我們廠每噸甘蔗耗水從改造前的1.46噸,下降到目前的每噸甘蔗耗水0.7噸,我們估算了一下,環保技術改造后,我們一個榨季就可以減少污染(廢水)排放110萬噸以上,化學需氧量減少排放4300噸。我們今年還將繼續加大對這個治污和清潔生產二期工程的投入,通過07年和08年兩年治污和清潔生產工程的改造,我們能夠完成自治區經委和自治區環保局對制糖企業污染治理和防治的要求。”
廣西鳳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鳳山糖廠前兩年投資1100萬元建設廢水處理工程,項目建成以后,全廠的生產廢水均可得到有效處理,外排廢水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化學需氧量減排1016噸,每年還可減少抽取新鮮水約550萬立方米,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都比較顯著。目前,該廠正全力以赴推進廢水生化處理設施項目的建設,預計10月底即可完工投入使用。糖廠張華庚副廠長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我們公司重視環境治理,按照自治區節能減排的要求,建設了廢水處理項目,項目有望在10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有了廢水處理項目的鼎力相助,我們公司2008至2009年榨季期間,制糖的廢水將會得到有效治理,實現達標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柳州市上下都達成了共識:進一步加大對制糖企業生產廢水治理項目建設的扶持力度,對企業提出的困難盡量予以解決,盡可能的給予環保專項資金的扶持。柳州市有關部門計劃近期對制糖企業落實減排責任書的情況進行全面檢查,以督促企業按時完成廢水生化處理工程。柳州市環保局柏興謙副局長說:“今年,我市在污染治理方面加大了對制糖行業的治理力度,我市這11家制糖行業在今年這個榨季前,必須全部完成生產廢水生化處理系統,這項工程完成以后,年度可削減化學需氧量6000余噸。”
截止記者發稿時,柳州市已有2家制糖企業的廢水生化處理設施建設完畢并通過驗收,6家制糖企業的廢水處理設施正在緊張施工之中,其余的3家制糖企業也完成了廢水處理設施的方案設計和招標工作,6月底前也可開工建設。預計全部制糖企業的廢水生化處理系統均可在10月底新榨季開榨前完工投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