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國企節能減排做表率 武鋼發布首份社會責任報告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4月14日發布了《2007社會責任報告》,這份報告包括戰略與管理、社會責任、資源與環境3部分。
報告顯示,武鋼認真履行了節能減排的企業使命和社會責任。
32.5億元建設環保設施,開展污染治理和發展循環經濟
自2001年以來,武鋼集團已累計投資各類環保設施32.5億元,用以改善廠區空氣和水質,處理固體廢棄物。
據了解,2007年,武鋼青山本部產生各類工業廢棄物606.6萬噸,綜合利用率100%,實現替代效益13.69億元。武鋼青山本部所有高爐安裝 TRT發電設備,2007年高爐余壓發電2.92億度。各煉鋼廠均利用余熱鍋爐回收一次煙氣余熱產生蒸汽,用于企業再生產,3個煉鋼廠均實現負能煉鋼。 2007年,集團青山本部余能回收總量達69.59萬噸標準煤。2007年,武鋼申報的兩批8個清潔發展機制(C D M )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包括干熄焦發電工程、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工程、高爐TRT發電項目等,這些項目達到設計能力后,預計二氧化碳每年將減少排放300多萬噸。
雖然地處豐水區,武鋼卻投資4億元實施節水示范工程。2007年建成北湖和工業港污水處理廠,將武鋼外排廢水處理后回用,集團青山本部生產用水循環率高達95.56%,到2009年,武鋼可基本實現廢水“零排放”。
同時,企業還突破了產業結構、職工安置等難題,將市區的8家工廠整體搬遷至新洲陽邏開發區,在還給武漢市一片藍天的同時,建設一個國際一流的鋼材深加工基地。
嚴格責任制和問責制,節能減排的同時做到高產高效
武鋼一直努力成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表率,努力成為國家經濟的棟梁和全社會企業的榜樣。
據介紹,早在2006年11月,武鋼與武漢市政府簽下了減排“軍令狀”,在產量增長的同時,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比“十五”期末減少10%。同時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組長、副總經理分管主抓、各部門和二級單位領導參加的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和問責制,將節能減排指標納入各級領導班子經營業績考核體系,實行“一票否決”制。
2007年6月,武鋼決定編撰《武鋼節能環保社會責任報告白皮書》,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此后,國資委要求有條件的企業建立社會責任報告制度,武鋼隨即修改補充,形成《2007社會責任報告》。
“社會責任”并沒有影響武鋼發展壯大的腳步,這個湖北省最大的企業在節能減排的同時做到了高產高效益。2007年鋼產量1702.22萬噸,比2004 年增加771.65萬噸,實現利潤93億元,比2004年增加23億元,實現利稅160億元,創歷史最好水平。一組環境保護數據顯示:2007年,武鋼污染因子綜合排放合格率達到98.5%,每噸鋼煙粉塵、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與2004年相比,分別下降34.72%、26.43%、48%。噸鋼耗新水由2004年的25.2噸降到6噸以下;武鋼節能減排的綜合利用產值逐年增加,2006年為34.3億元,2007年達到71億元。
據悉,武鋼今后將定期發布社會責任報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