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鐵腕治污,從一個堆場到一座城市
近幾年,記者每年都到鎮江參加環保執法檢查。今年江蘇省人大的《大氣污染法》執法檢查再次選點鎮江。這一次,驚喜從一個堆場的回訪開始……
一個堆場:污染督辦項目進入循環經濟鏈
2006年6月,記者隨省人大到鎮江進行環保執法檢查,在鎮江樹脂廠,露天堆放的電石渣讓檢查組所有人員憤懣、憂慮。這個污染點,被列入省人大執法檢查的重點督辦項目。
今年8月27日,記者再度來到這里,卻驚異地發現,樹脂廠易主了,電石渣堆場走進了循環經濟鏈。
索普集團副總胡宗貴從頭細說。樹脂廠由于工藝落后,缺乏競爭力,瀕臨破產。2006年,索普集團對該廠進行了重組,接過企業的同時,自然接過了治污爛攤子。他們發現,電石渣的堆場沒有任何防治措施,揚塵和堿性廢水都有嚴重污染。于是投入600多萬元對此進行整治,按照環保規范建起大棚,設置圍場,建設廢水收集池;把堿性廢水用于鍋爐煙氣的處理,把電石渣漿進行壓濾,制成50%氫氧化鈣產品出售。一個污染點,就這樣進入了循環鏈。
一個企業:循環經濟把三廢“吃干榨盡”
這條循環鏈,只是索普集團眾多循環鏈條中的“小家伙”。
江蘇索普集團是中國石化行業百強企業,一年利稅近10個億,主要產品是醋酸、ADC發泡劑等。走在索普醋酸廠廠區,卻幾乎聞不到一點酸味。胡宗貴說,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理念,已經貫穿在索普的每一個生產環節,污染排放總量逐年降低;他們的目標,是力爭把三廢資源“吃干榨盡”。
振邦化工是索普的子公司,排放尾氣中含有硫化氫氣體,采用堿水噴淋處理后達到了國家排放標準,但是其特有的臭雞蛋味仍在人體嗅域值內,周邊群眾反映很大。
鎮江市環境監察支隊支隊長朱文中說,當時我們去索普找董事長宋勤華解決臭雞蛋味,有些擔憂,畢竟尾氣排放已經達標,企業完全可以拒絕。沒想到,宋總立刻拍板:全面治理,一定不能讓群眾再聞到臭雞蛋味。這個問題不解決,振邦就不辦了。
索普立刻組織科研人員鉆研尾氣處理方式,投資600多萬上馬了國內少見的“克勞斯爐”,運行穩定性全國領先,把過去的一道堿噴淋變為三級回收+堿水噴淋+純堿通過,使尾氣達到最大回收。同時,大量吸收產出硫磺,完全抵消了爐子的成本和運行費用。
索普近幾年用于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的費用近億元,得到的回報同樣令人驚喜連連:二氧化碳回收一項,一年就節約液體二氧化碳采購成本4000多萬;投入 540多萬元的膜回收裝置7月投產,回收一氧化碳,再用于醋酸生產,一年創收3000多萬,減少一氧化碳排放1040萬立方;AD發泡劑生產會產生碳酸鈉,原先簡單處理達到國標,現在采用冷凍法,每年回收10多萬噸碳酸鈉,最低效益也在200多萬……
一個地區:粉塵彌漫成為歷史場景
索普所在的鎮江東部,是電力、化工、造紙企業聚集區,同時也是大氣環境污染重災區、環保信訪高發區。2006年11月,鎮江市委、市政府痛下決心,“不要冒黑煙、有臭氣的GDP”,在這里強勢推進“東部地區大氣環境整治”。索普是33家整治企業之一,在77個整治項目中占有8項。
東部地區的大氣污染問題,主要集中在軋石企業和排放工業廢氣的工業企業。經過排查梳理,列出的整治對象中,包括41家軋石單位,33家工業企業77個整治項目。
記者27日在這里看到,41家軋石單位現已全部被關停,并拆除了主要設備。鎮澄路過去運石車通行繁忙,煙塵漫天,噪聲24小時不絕于耳。在路邊開雜貨店的小老板張孝明說,“現在耳根清靜多了,眼睛也清爽多了,天壤之別。”
33家企業的77個整治項目,現已完成70項,其余7項整治內容正在實施之中。
粉塵彌漫,成為歷史場景;異味刺鼻,有了根本改觀。如今的鎮江東部的天空和大氣,正在發生歷史性變化。整治之后,東部地區可吸入懸浮顆粒物濃度與歷史數據相比,下降19.8%。單單一個諫壁電廠,以前每年煙塵排放12萬噸,現在僅五六千噸,是從前的1/20。當地環保人員高興地舉著手機對記者說,東部地區的一批環保舉報群眾已經一年多沒給我打過電話了。
回訪一個堆場的整治,引帶出一個企業、一個地區、一座城市的鐵腕治污,這并非偶然。這說明環保理念和循環經濟生產方式,已經滲透進一個城市從執政者到企業和社會的層層面面。
江蘇省人大執法檢查組對此給予高度評價,同時指出,“鐵腕治污,是艱巨的戰役,一刻也不能放松”。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