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垃圾發電:800噸焚燒發電24萬度
站在光大環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的機房內,巨大的蒸汽機和汽輪發電機發出震耳的轟鳴聲,記者明顯感覺到腳下整個樓面的振動。3月16日,該公司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在經過4個月的試運行后,順利通過建設廳專家組驗收,正式進入商業運營,每天向華東電網輸送電量20萬度。
記者在垃圾吊控室內看到,6爪的鐵臂抓斗像長了眼睛的章魚,在兩名員工的操控下把垃圾準確投放到焚燒爐內。在中控室,通過顯示屏監控到焚燒全過程,垃圾在熊熊的烈火中固定、翻滾、滑動。“垃圾燃燒后瞬間釋放的電量能達到1.2萬千瓦時。”技術人員指著顯示屏上不斷跳動的數字說,垃圾焚燒后產后的熱能被轉化成電能,完成變廢為寶的全過程。
在現場,記者觀看了從垃圾變電能的全過程。總投資4億余元的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以焚燒發電作為垃圾處理方式,從而實現常州市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
公司總經理朱福剛告訴記者,目前我市市區每天產生生活垃圾1000多噸,光大環保讓其中的80%變廢為寶。“自從我們啟用生產線后,生產運行情況非常好。每天可以保證處理800噸垃圾,發電24萬度,向電網輸送20萬度。在燃燒的溫度、煙氣排放等各方面都得到有效控制。”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開始利用焚燒垃圾進行發電。但在中國,垃圾發電事業剛剛起步。目前,位于常州市遙觀的光大環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垃圾焚燒發電工程的施工、調試已經完成,設備、系統工作正常,具備了移交生產條件。
在專家組驗收會上,江蘇省建設廳工程處專家張海峰對常州市的垃圾焚燒項目給予高度評價:“常州這個項目工程質量水平高,從垃圾運輸、處理、中轉、壓縮配置、基礎處理和排放的效果來看,已走在全省前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