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世界環境日主題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環境署)于2月24日宣布,以崇尚文化和致力于城市振興著稱的巴塞羅那市將作為東道城市主辦2004年度世界環境日的慶典活動。
![]() |
世界各地每年都于6月5日或其前后的日子里舉辦一年一度的世界環境日慶典活動。今年的世界環境日慶典活動將穿插于目前正在由巴塞羅那市政委員會、加泰隆自治區政府、以及西班牙政府共同主辦的、長達近5個月之久的萬國文化論壇期間舉辦。
環境署在認可由巴塞羅那市和萬國文化論壇共同舉辦今年的世界環境日慶典活動時,對各主辦方即將作為萬國文化論壇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推出眾多豐富多彩和富有創意的環保設想、新型環保技術和設施表示由衷的贊賞。
蒞臨巴塞羅那市的賓客一眼就會發現位于萬國文化論壇場址中心地帶、占地10,500平方米的巨型太陽能發電廠。這座太陽能發電廠可生產1.3兆瓦的清潔而又無害環境的電力,足以滿足一座千人城鎮的需要。
其他創新性設施和項目包括一種氣動垃圾收集系統。該系統通過一個地下運送網絡,把從設置在該市各不同地點的垃圾投棄箱口收到的、源自萬國文化論壇及世界環境日慶典活動的各類廢物統一運送到一個處理和再循環中心。
2004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為:Wanted! Seas and Oceans – Dead or Alive? (暫譯作“海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主題不僅反映出在巴塞羅那市開展的各項相關活動--作為萬國文化論壇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該市正在大力實施若干與海洋有關的項目和活動,而且還展示了環境署在保護海洋環境和確保可持續的沿海地區生計領域內開展的各項重要活動。
環境署執行主任克勞斯--特普費爾先生說,于2002年間舉行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制訂了附有相應的時間表和各項具體目標的《執行計劃》,從而在漁業、海洋保護區、小島嶼發展中國家、以及防治海洋污染諸領域內向我們提出了多重挑戰。
他補充說,“人類先前曾一度認為,海洋和大洋浩瀚無垠,亙古不變,故而能夠吸納和稀釋各種污染,從而為人類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資源”。
“與陸地上的情況不同--土地所有權和土地管理方面的各種概念早在數百年前便已確立,而海洋則被視為不歸屬于任何人的、真正的茫茫汪洋,任何人都可隨意開發和使用。”
特普費爾先生說,“很久以前,當一座沿海巨型城市可能僅有數千名居民、而不是象如今的城市那樣動輒便會超過1千萬人口時,整個世界和大自然對上述觀念和行事方式處之泰然。然而,隨著全球人口的不斷增長--目前其中4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區、以及隨著我們捕撈和獲取更多海洋生物資源的速度、能力和范圍比以往更快、更大和更廣闊,我們已無法再把海洋和大洋視為所有人都可隨意免費獲取和使用、而不加愛護和不加管理的資源。”
他還補充說,“為此,我欣喜地看到西班牙政府、加泰隆自治區政府及巴塞羅那市政府為申辦今年的世界環境日慶典活動以及以海洋為主題的宣傳活動而表現出來的慷慨大度和滿腔熱情。我深信,我們將能通過這些慶典和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廣大公眾的環保意識,并將進一步促動各國政府著手開展深入沿海地區最基層的持久行動,從而為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的《執行計劃》而做出努力。各舉辦方所展示的各種新型環保技術切實地表明,一座21世紀的現代化城市可如何努力減少其生態足跡--這不僅包括其在海洋中的生態足跡、而且還包括其在空氣中和在陸地上的生態足跡--所有這些都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巴塞羅那市市長喬安--克洛斯說, “世界環境日將是萬國文化論壇慶典活動的一項關鍵內容。這一環節的慶典活動將重點展示和平、可持續性和對文化多樣性的尊崇,反映我們當今世界所面對的各種全球性議題--而其中海洋和大洋以及與之息息相關的沿海地區民眾則正是其中一個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
他說,“的確,文化傳統及其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聯至為重要。從許多方面來看,在全球范圍內,正是那些具有豐富文化傳統的地區忝能更積極和更深入地理解諸如保護環境、以可持續方式使用自然資源、以及與野生物和大自然形貌和睦共處等方面的理念。文化傳統的喪失不僅對于世界基本社會結構是一大悲劇,而且我們對自然世界本質的認知和了解也會隨之而喪失殆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