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 工業企業重金屬排放將有“緊箍咒”
哥本哈根會議讓“低碳生活”愈漸深入人心。14日上午,全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會議在渝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苗圩說,“十一五”期間,國家僅把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碳排放列入約束性指標,“十二五”可能把重金屬、氨氮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納入考核指標,給工業排放戴上“緊箍咒”。
過渡到后金融危機時期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苗圩說,去年,資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重的重化工業面臨巨大沖擊,通過節能減排、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組三大舉措,工業經濟平穩回升,粗鋼、水泥、電解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去年汽車產量達1379萬輛,也是世界第一。
然而,我國工業用能比重高達70%,去年工業領域排放二氧化碳約46億噸。工業領域節能減排,將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主戰場。目前,全球已過渡到“后金融危機”時期,對我國產業升級形成了“倒逼機制”,開發節能環保技術、綠色產品才能提升競爭力。淘汰落后產能、鼓勵兼并重組的相關政策,也將盡快出臺。
造紙、鋼鐵、熱處理、印制電路、燒堿、印染、硫酸、磷酸、染料及涉重金屬等重點企業,還將率先開展清潔生產技術示范。
廢物利用要“吃干榨盡”
剛剛結束的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大會,重申了中國的減排目標,即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放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苗圩說,“十一五”期間,國家僅把化學需氧量(COD)、二氧化碳排放列入約束性指標;汞、鉛等重金屬,以及氨氮和氮氧化物等,對人們安全和環境有較大危害的污染物,則可能納入“十二五”控制指標,并制定有效的預防和治理措施。加快建無污染的“綠色工廠”,抑制
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盲目上馬。
“我們還要把廢物吃干榨盡,化害為利”,苗圩說,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等資源加工業,將推廣循環經濟模式,比如,尾礦、冶煉廢渣、化工堿渣等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將出臺稅收優惠等政策,引導進行資源化利用;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產生的余熱可以發電,將出臺余熱余壓上網并網相關政策。
立法控制電子電氣污染
據介紹,我國將加大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正起草《電子電氣產品污染控制管理條例》,爭取納入國務院今年立法。此外,還將修訂《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并貫徹實施《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讓環境更好、空氣更清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