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化水域改善水質 40萬斤食藻魚放流太湖
一尾“食藻魚”,潔凈一片太湖水。2月24日上午,主題為“關愛家鄉、呵護太湖、服務世博”的第二屆太湖放魚節暨南太湖增殖放流系列活動常州行在武進區竺山湖水域進行。本次常州地區太湖放魚節的主題為“美化家鄉、凈化太湖”——愛心企業凈水行活動。
![]() |
據測算,從放流到捕撈,一尾花白鰱大約能消滅50公斤藍藻等浮游生物。因此,花白鰱也被稱為“食藻魚”。當天,10萬公斤花白鰱等吞食藍藻的魚苗被投入太湖,除常州外,此前已經在浙江省湖州、江蘇省蘇州進行,隨后,將轉至最后一站無錫,進行本屆放魚節最后一次增殖放流。
據悉,為改善太湖水域生態環境,有效補充太湖漁業資源。2009年,太湖舉辦首屆放魚節,以尋求太湖生態保護、生物治水的新途徑。2010年,有關部門投放魚苗資金將增加到860萬元,較去年增加120萬元,計劃投入花白鰱等各類魚苗80萬公斤,2000萬尾左右,其中一個亮點是,由市民認捐的愛心魚苗達100多萬尾。
來自宜興市水產公司的孫初早早的就在武進區竺山湖水面等待,作為企業家認捐代表,孫初說,能夠親自參加本次放魚節活動,將認捐的魚苗放入太湖,為凈化太湖做出企業的貢獻,十分自豪,太湖是武進、宜興兩地人民的母親湖,企業應該要承擔社會責任,為保護生態環境,美化家園,群策群力。
江蘇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吳林坤介紹,2010年是第二年舉辦太湖放魚節,研究發現,放流花白鰱是比較有效的辦法,這類魚從放養到捕撈,增重約1.5公斤,整個生長過程能吞食藍藻約50公斤,因此,放養花白鰱意義重大。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