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倫敦零碳館展示節能“樣板房” 餐具可食用
面積2500平方米的倫敦“零碳館”完全靠太陽能、降解垃圾產生的生物能、風能及地熱能源聯合驅動,完全摒除了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可謂是集各種可再生能源于一身,實現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零碳館裝有內外空氣循環系統,能讓住戶在不開窗的情況下呼吸到新鮮空氣。2009年的統計顯示,建筑能耗在我國能源總消費中所占的比例達到了27.6%,建筑節能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那么你有沒有想過,未來的某一天,我們的建筑都能實現能源的“自給自足”,達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日前,記者采訪了世博會最佳實踐區倫敦案例——零碳館的總協調人陳碩,他告訴記者,倫敦零碳館會利用各種科技手段,實現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小化。世博會期間,它將和上海案例“滬上·生態家”等一起,向游客展示未來建筑的“樣板房”。在零碳館中,游客們還能嘗嘗“可食餐具”的味道,玩玩大富翁碳測終端機器,體驗未來的“零碳生活”。
建筑:多管齊下保“自給自足”
陳碩告訴記者,總面積2500平方米的“零碳館”完全靠太陽能、降解垃圾產生的生物能、風能及地熱能源聯合驅動,完全摒除了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可謂是集各種可再生能源于一身,實現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零碳館裝有內外空氣循環系統,能讓住戶在不開窗的情況下呼吸到新鮮空氣。在該館的屋頂上,安裝有22 個五顏六色、可自由轉動的“風帽”,它們不僅可以根據風向自由轉動,還能利用屋內外氣壓差帶動空氣流動,將新鮮空氣輸入每個房間,同時帶走屋內廢氣,促進室內外空氣的循環、交換。
整個場館建筑安裝了太陽能發電板、生活垃圾降解系統、電熱聯產系統,它們不僅能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還變廢為寶,減少了生活垃圾。該場館還裝有保溫系統,其中南邊的房間在白天充分吸收熱量,晚上就轉化為室內熱能用以保暖。到了夏天,為防止過分日曬,電熱聯產系統會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用以對“風帽”吹進的自然風降溫。
在用水上,場館的雨水收集系統將屋檐流下的雨水導入儲水器中,用于沖洗馬桶、灌溉植物,極大地降低了場館對自來水的需求。
據介紹,零碳館的原型是倫敦的BEDZED社區。2002年,BEDZED建成,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社區。BEDZED的高科技建筑,讓生活在那里的居民也養成了“低碳生活”的習慣。由于社區的能源自給自足、自產自銷,居民的煤氣費、水電費也基本免去了。
餐廳:餐具材料來自有機餅干
走進零碳館,你還能見到一家獨特的“零碳餐廳”,那里的餐具,不但能用還能吃。陳碩介紹說,每天營業結束后多余的有機餅干,經過特殊處理,就能成為第二天餐廳桌上的餐具材料。
零碳館里的這家“零碳餐廳”,是餐飲業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實踐先鋒。餐廳里的食材全部由有機農場提供,用最節能低碳的運輸方式送到零碳館,并由著名的營養學專家親手烹制,再盛放在餅干制成的餐具中,端到餐桌上來。
當然,這些餐具雖然能吃,味道可不敢保證。每天沒被客人吃掉的餐具將會和廚房的生物垃圾一起,被收集到生物能爐內,用于發電、發熱。客人喝剩下的飲料瓶也被店家收集起來,做成店內吊頂、地燈、燭臺等小裝飾。通過這些廢物利用的方式,餐廳里的垃圾將得到“重生”。
零碳館中廢物利用的樣本還有很多,據了解,館內的路面是用非石油瀝青鋪成的,這種材料是由舊輪胎回收制成。此外,還有全用廢料改裝而成的家具、用手繪地板仿制地毯布置成的VIP室,如果不介紹它們的“出身”,你還真看不出這些精美的家具和裝潢是用“垃圾”做的呢!
碳測:算算游客的碳排多少
“你的房子是什么類型?每月水費、電費等各是多少?”“你平日的出行方式是什么?家住地址和辦公地址是哪里?”你可知道,這些看似平常的問題都決定著你的“個人碳排”。
在零碳館的三、四樓,將擺放57個觸摸式“大富翁”碳測終端機器,每臺機器都會問游客一組貼近生活的問題。它們的形態,也是由各自設置的問題內容決定的,形象新奇而貼近生活。在每臺機器后面都布置有10平方米的展臺,詳細解讀各選項的碳指數、對全球溫室效應的影響等。
游客只要在入門時,領取自己的專屬“二氧化碳身份碼”,通過觸摸屏選擇自己的答案,在離館時就可以拿到一張打印了自己衣食住行各方面碳排量的單據,而單據上最后的總數就是你的“個人碳排”了。不僅如此,單據上還會列出你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我們是想以此告訴大家,節能減排不只是國家的大事,也是我們每個人 ‘舉手投足’之間所能做到的。”陳碩對記者如是說。
游客還可保存入門時領取的 “二氧化碳身份碼”,它可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能使你今后隨時登錄 “碳冊系統”網站,隨時了解自己的碳排量變化。比如,開車上班的人在改成經常坐地鐵上班后,通過再次登錄碳冊系統回答問題,就可以清晰地看出自己對改善全球氣候變暖作出的貢獻了。
“樂活”:吉祥物倡導健康節能
如果住不成“零碳”住房,用不上回收再生成的家具,那我們就自己減排,為“健康生活、健康環境”而奮斗吧。零碳館里的吉祥物——“急猴猴”和“糊兔兔”,將在館中迎接游客,教人們唱《上班那點碳》,倡導低碳、健康的上班族生活。
《上班那點碳》這樣唱道:“上班爬樓,酷有型;空調減負,水靈靈;閉目三分,眼明亮;休眠電腦,靜心靈……”陳碩表示:“在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今天,尤其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上班那點碳》提醒人們為了自己的健康減少能耗,享受慢生活,這也是‘樂活’ 族所倡導的生活理念。”據了解,“樂活”是LOHAS的音譯,LOHAS是Lifestylesof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首字母縮寫,意為健康且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據介紹,“急猴猴”還會在館內推薦最佳營養方案:蛋、奶、蔬菜,或者飲食方案中配置20%的肉食。這份食譜,不僅讓上班族精力充沛、不長膘,而且在英國人看來,少吃肉能減少豬、牛的飼養量,間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