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式”垃圾處置方式將在未來推廣
游覽在世博園區,卻很難聞到各種生活垃圾所散發出來的異味,這應當歸功于垃圾氣力輸送系統。與常規情況下依賴環衛工人、環衛汽車運送垃圾的方式不同,氣力輸送系統就像一部安置在地下的“吸塵器”,以密閉的形式將生活垃圾從垃圾桶“吸”到垃圾處理站,不僅有效避免了垃圾暴露在空氣中散發難聞異味的問題,而且作業時接近“零排放”。記者了解到,這一垃圾處理系統將在今后逐漸得到推廣應用。
形如綠芽,同時擁有“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兩個投放口的“氣力輸送垃圾桶”,這段時間吸引了不少世博游客的目光。據了解,這種垃圾筒就是垃圾氣力輸送系統的“終端”,只要人們按照它表面所提供的說明,將生活垃圾投入相應的桶內,接下來的事就完全由“空氣”來解決。
“它就像是一部吸塵器,所不同的是,它的‘吸氣管’被埋在地下3米左右,當生活垃圾從地面垃圾桶轉入地下的輸送管道時,距其近千米外的抽風機就會使勁地抽氣,利用空氣把垃圾吸往最近的垃圾收集站。”據本市環境實業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套系統本身除了使用電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碳排放”,相比傳統的垃圾收集方式,它能大幅度地減少垃圾車輛運輸所帶來的臭氣、尾氣排放等問題。
據介紹,這套氣力輸送系統由電腦程序自動控制,它同時具有一定的“智能”。在電腦監控畫面上,只要某一個垃圾收集筒內垃圾被塞滿,就會發出相應的提醒,從而避免垃圾溢出的問題。此外,在世博園區試點的垃圾氣力輸送系統的總覆蓋面積約為0.5平方公里,管道全長近6公里,每天能夠收集生活垃圾60噸,完全能應付世博期間游客產生的生活垃圾。
記者了解到,在國外,垃圾氣力輸送系統已非常成熟。在挪威、日本、新加坡等國,它的普及率已高達40%左右,在芬蘭的港口城市,甚至全部采用氣力輸送。而在我國,這樣的“低碳式”垃圾處置系統也將在未來得到推廣,尤其是大城市,非常有希望得到普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