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多項措施提高室內外空氣質量
到2015年空氣微粒污染減少30%
盡管在過去的20年內,法國在提高空氣質量、減少排放量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法國總體上仍未達到歐盟規定的節能減排和空氣質量指標。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表明,空氣中微粒含量過多是造成歐洲每年40萬人過早死的原因之一,其中法國有4.2萬人,占了本國年死亡人數的5%。
針對這種情況,“微粒計劃”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旨在于2015年前將工業、家庭和服務業供暖、交通、農業各行業的空氣微粒污染減少30%。微粒計劃的關鍵措施是實行ZAPA(空氣保護優先區),即在空氣質量問題最嚴重的區域對污染型交通工具實行為期三年的限流措施。ADEME(法國環境與能源控制署)已于7 月1日向自愿申請的生活區發出呼吁開展“微粒計劃”。
在各地區加強大氣層保護計劃
同時,PPA(大氣層保護計劃)將在各地區得到鞏固加強,爭取將所有人員(交通工具使用者、社會團體、工廠、個人等等)調動起來參加減排行動。
提高室內空氣質量
法國政府已經制定一項總體政策追蹤空氣質量提高、發展和監督的全過程,關注污染源頭的減少和敏感人群的照顧的問題。在過去的幾年內,法國政府已經采取了一些具體行動,如對學校和幼兒園進行空氣質量的監督、培訓室內環境咨詢師等。這些咨詢師們會根據醫生要求幫助病人提高其室內環境。
為了繼續促進對空氣質量的監督,法國將在2010年底重組監督機構。根據Grenelle 2環保法,空氣質量監督局最遲將會在2012年1月進行地方化改制,空氣質量監督中心實驗室將承擔起國家空氣質量監督的技術配合、與空氣質量監督局認定的各組織共同開展工作。這些機構將是法國空氣質量監督的中流砥柱,能夠保證法國領土內空氣質量監督的專業化協調運作。
最后,2011年將開展一系列空氣質量會議,將有助于保證法國各單位分享保護空氣質量政策方面的經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