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鋼第二座干熄焦工程竣工投產
7月25日上午,隨著干熄焦提升機將裝滿紅焦的焦罐緩緩提升到40多米高的干熄焦爐頂,20余噸火紅的焦炭倒進干熄焦焦槽內,標志著柳鋼總投資1.3億元的160噸/小時干熄焦工程順利竣工投產。這是柳鋼目前投產的第二座干熄焦工程。
干熄焦(CDQ)技術是國家重點推廣的節能環保項目,是利用惰性氣體(氮氣)回收焦化廠紅焦熱量和改善操作環境的一項先進工藝,每噸紅焦可回收能源約50千克標準煤。同時,干熄焦工藝可明顯提高焦炭質量,改善大氣環境,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柳鋼焦化廠2007年首次引進干熄焦技術,第一座150噸/小時干熄焦項目當年1月動工建設,11月建成投產,已累計生產蒸汽37萬噸、發電7400萬千瓦時,并大大改善了大氣環境。
配套柳鋼焦化廠二焦8#、9#六米焦爐使用的160噸/小時干熄焦工程,2008年8月開工建設,設計能力為每小時處理160噸紅焦,每小時可生產92噸高溫高壓蒸汽用于發電。該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整體技術水平、自動化程度等方面均達到國內相同規模干熄焦裝置的先進水平。項目投用后,每年可產生蒸汽65萬噸,發電1.3億度,實現回收能源6.4萬噸標準煤,是柳鋼節能減排、建設循環經濟的又一重大成果。
鏈接:什么是干熄焦技術
干熄焦技術又名干法熄焦。是用循環惰性氣體為熱載體,由循環風機將冷的循環氣體輸入紅焦冷卻室冷卻高溫焦炭至250℃以下排出。吸收焦炭熱量后的循環熱氣導入廢熱鍋爐回收熱量,產生蒸汽。循環氣體冷卻、除塵后,再經風機返回冷卻室,如此循環冷卻紅焦。
煤在煉焦結束準備出焦時,焦炭的溫度在950~1100℃,紅焦所含的熱量約相當于煉焦時所供熱量的45%。傳統的水濕法熄焦,熱量全部損失,同時會產生大量含塵和有害物質的蒸汽,污染環境,腐蝕周圍的金屬構筑物。
干熄焦技術是重大節能項目,適用于大、中型焦化廠。干法熄焦是在密閉系統內完成熄焦過程,與通常濕熄焦相比,可基本消除酚、HCN、H2S、NH3的排放,減少焦塵排放,且節省熄焦用水。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