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將建餐廚垃圾處理廠 服務年限為25年
廈門市餐廚垃圾將從生活垃圾中分離出來,單獨處理。目前,廈門市正規劃建設一座餐廚垃圾處理廠,年底前有望完成項目立項工作。
餐廚垃圾(含廢棄油脂),俗稱“泔水”,是指家庭、學校、機關公共食堂以及餐飲行業食物殘余和食品加工廢料造成的垃圾。餐廚垃圾極易變質、腐爛、發酵,滋生蚊蠅,產生大量的毒素,散發惡臭氣體,污染水體和大氣。若直接排入下水道,還會引起下水道堵塞。由于來源復雜,餐廚垃圾含有各種有害細菌危害人體健康。
為此,廈門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處高度重視餐廚垃圾處理工作,在歷年工作的基礎上,專門成立了餐廚垃圾工作小組,全面推進餐廚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專項工作,目前已完成市場調研,并編制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日產餐廚垃圾300噸,缺乏監管
據統計,廈門市餐飲店鋪已超過1萬家,另外還有大量未經注冊的快餐店、夜排檔、早餐店以及為數眾多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學校的食堂。
從調查情況看,我市各類餐飲企業及食堂日產餐廚垃圾300噸以上。其中,大部分廢棄油脂由廈門興重環保化工有限公司于2003年11月開始收集處理,每月可收900—1200噸,視季節不同有所波動。
2005年年底,該公司也曾開始收集處理泔水,但由于是無償收取,店家積極性不高,每日僅收70—80噸,且泔水摻雜物多,處理難度大,加上政府沒有補貼,處于虧損運營狀態,半年后便停止收處,因此目前泔水仍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
記者了解到,餐廚垃圾管理涉及到衛生、環保、環衛、工商、食品監督、交通、城管等多個部門,但目前沒有一個部門能夠對此進行有效監管,還需依賴各部門聯合執法。
餐廚垃圾多用于喂豬
那么,這么多的餐廚垃圾都去了哪里呢?
據了解,一些餐廚垃圾被養豬戶收購,運往島外和周邊地區,當作飼料用于喂豬。從此次調查的情況看,有56%的店家明確表示泔水由養殖場定期上門收取;有36%的店家表示有人上門收取,但去向不明;有4%的店家表示由興重公司回收,該公司日收集處理廢棄食用油脂近25噸,制成工業原料油脂;另有4%的店家表示自產自銷(養鴨子等)。
另外,一部分餐廚垃圾未經任何處理被直接倒入下水道;部分小區和學校食堂采用了食物垃圾處理機,少量的餐廚垃圾被制成垃圾肥;而居民家中產生的餐廚垃圾,主要是混入生活垃圾中。
“垃圾豬”容易傳染疾病
餐廚垃圾不規范收集和處理存在很大危害。專家說,食用餐廚垃圾的豬,容易引發十余種傳染性疾病,而且病原寄生在豬的體內繁衍,以食物鏈的形態,進入人體,容易造成人體感染病毒,如口蹄疫、肝炎等。
許多專家擔心,“垃圾豬”隨時會成為引起傳染性疾病爆發的“隱形炸彈”。餐廚垃圾中的廢棄油脂被不法分子回收提煉,摻入食用油中出售,又回到市民餐桌,用這些油制作的菜肴,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
另一方面,私人收購餐廚垃圾沒有統一的規范,在收購和運輸過程中都會污染環境,一些臟兮兮、臭烘烘的餐廚垃圾運輸車行駛在路上時,對市容市貌也造成了極不好的影響。
將建餐廚垃圾處理廠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市正在規劃建設一個餐廚垃圾處理廠,未來可集中處理全市的餐廚垃圾。記者了解到,這個處理廠一期設計日處理規模300噸,二期將擴大到500噸,服務年限25年。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市場調研和可行性研究,接下來還將開展用地選址、規劃審批、可研論證、項目立項審批及環評工作,待以上工作完成后報市政府批準項目實施。
環衛專家告訴記者,當前餐廚垃圾主要有幾種處理模式:制成有機肥、加工制成飼料或發酵產生沼氣。未來我市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將采用何種處理模式,目前尚未最終確定。
如何處理將有法可依
早在2008年,市市容環衛管理處就向市法制局遞交了《廈門市餐廚垃圾和廢棄食用油脂管理辦法》初稿;今年7月,市市容環衛管理處結合新的形勢和政策導向重新對初稿進行了修改,擬再遞交市法制局,爭取能與餐廚垃圾處理體系建設同步出臺。
同時,根據基礎調研及信息收集,市市容環衛管理處已完成《廈門市餐廚垃圾收集處理招標方案》。未來,什么人、什么單位可以進行餐廚垃圾收集和處理,如何管理,都將有法可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