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首個生態污水處理廠運行
治理污水請來蘆葦等水生植物幫忙,整個污水廠看起來就像是濕地公園。近日,西安市第一個生態污水處理廠在周至縣正式投入運行。
70畝廠區濕地占50畝
18日,當記者來到周至縣污水處理廠時,一下子就被這里美麗的生態景觀吸引了。眼前,是看不到邊的綠色。耳邊,回蕩著潺潺水聲。水里種植的蘆葦、花菖蒲、千屈菜等8種水生植物,在微風的吹拂下,發出沙沙的聲響。不時地,還可以看見白色的小鳥劃過草面。
周至縣環保局綜合管理科科長朱巧鳳說:“香蒲、蘆葦等植物可以讓食鳥留下來,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生態鏈。”
據了解,作為我市第一家生態污水處理廠,周至縣污水處理廠總占地面積73畝,其中人工濕地面積約50畝,相當于約4個足球場的大小。
處理后的水能養魚
每天,縣城所產生的生活污水在流入污水處理廠經過隔離、沉淀等相應的程序后,就流入了這片濕地。而這一片濕地也并不是種點蘆葦那么簡單,蘆葦的下面,污水與污泥在沿著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利用土壤、人工介質、治污、微生物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實現降低污染的目的。其中還包含了積水系統、防堵塞系統、防凍系統等多項關鍵技術。
18日,記者在這里看到,污黑的進水流過濕地后已清澈見底。據監測數據顯示,污水中主要污染物COD的濃度從進場時的220毫克/升,經過處理后下降到了12毫克/升。而處理后的水也完全能夠用來澆花、養魚、景觀用水以及灌溉。
每天能消化污水約萬噸
據了解,該污水處理廠每天的處理能力約為1.1萬噸,服務面積7平方公里,受益人口8.5萬人。目前,周至縣每天通過管網收納的生活污水在七八千噸,也就是說該污水處理廠的“消化能力”能夠完全滿足需求。
據了解,這種生態的污水處理廠相對于傳統污水處理廠,減少了用電量等,因此處理成本相對較低。經初步估算,能下降1/2左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