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管委會李翔委員接受谷騰環保網專訪
![]() |
谷(gu)騰環保(bao)網:我們知道中關村園區是57個國家級科技園區之首,今年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我們希望了解中關村選擇CIEPEC這樣一個平臺進行展示和推廣的初衷。
李翔(xiang):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暨會議(CIEPEC)從1986年創辦以來規模不斷壯大,如今已發展成為亞太地區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環保展會。中關村園區一直致力于為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提供基礎平臺,作為中國最大的高科技企業集群創新的代表,中關村始終關注環保和新能源技術的發展。近年來,園區內環保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在節能和環保領域涌現了眾多具有影響力的企業,多項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在園區近兩萬多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有近1/10的企業從事能源環保產業的技術創新,多家企業參與了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為國家實施節能減排、污染防控、防止氣候變化等戰略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同(tong)時(shi),中關(guan)村(cun)園區(qu)一直致力于積極傳播環(huan)保(bao)理念,提升全社(she)會(hui)的環(huan)保(bao)意識,園區(qu)的企業、研(yan)究機構以各種合(he)作方式全面開(kai)展(zhan)(zhan)清(qing)潔(jie)技(ji)術研(yan)究,推廣適宜的循(xun)環(huan)經(jing)濟(ji)(ji)技(ji)術,開(kai)展(zhan)(zhan)了(le)多項節(jie)能環(huan)保(bao)示范工程建(jian)設,許多科研(yan)成果和技(ji)術解決方案已得到廣泛應用并產生了(le)很好的經(jing)濟(ji)(ji)效(xiao)(xiao)益、社(she)會(hui)效(xiao)(xiao)益和生態效(xiao)(xiao)益。
2009年,中關村的園區建設又迎來新的里程碑。3月13日,國務院已批復同意支持中關村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中關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這一發展目標。為達成這一目標,中關村瞄準“高端聚集、持續引領、輻射帶動、國際化發展”這四大方向,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創新驅動、先行先試、國際化發展,在創新型國家、環渤海區域發展和首都創新型城市建設中發揮龍頭作用。除此之外,國務院批復還明確了支持中關村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8條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開展股權激勵試點、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課題)經費中按規定開支間接費用等方面的試點,支持新型產業組織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研究進一步促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的稅收政策,組織編制發展規劃,支持北京市開展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的試點和建設世界一流的新型研究機構。按照國務院批復的精神,中關村還將力爭在以下六個方面做出示范:一是要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創造出數量更多、水平更高的自主知識產權;二是要發揮科教資源優勢,進一步整合資源,推進“產學研”的結合;三是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做貢獻;四是要在投融資、信用、擔保、產權交易、中介服務、政府采購、政府職能轉變等機制體制創新方面走在前列,為高新技術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五是要大力吸引和培養高端人才,成為首都高端人才就業創業的聚集區;六是要進一步推動國際化發展,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推動中關村品牌走向世界。
為加(jia)強更廣泛(fan)的國際合(he)(he)作,增(zeng)強中關(guan)村(cun)先進(jin)技術(shu)輻射(she)和應(ying)用,中關(guan)村(cun)希望借助這一(yi)國際性(xing)展會,讓(rang)人們更加(jia)直觀地了解來自中關(guan)村(cun)的技術(shu)產(chan)品,了解中關(guan)村(cun)在環保(bao)(bao)領域已(yi)經具備了雄厚的技術(shu)實力。中關(guan)村(cun)的環保(bao)(bao)企業(ye)期望借助展會,能(neng)夠與世界頂級環保(bao)(bao)企業(ye)在同一(yi)舞臺上比肩競技,廣泛(fan)交流,謀求合(he)(he)作。
谷騰環(huan)保網:據(ju)我(wo)們所(suo)知,中(zhong)(zhong)關村示范區已經(jing)有(you)了兩萬多家(jia)(jia)高科技(ji)企(qi)業(ye),其中(zhong)(zhong)環保企(qi)業(ye)有(you)兩千多家(jia)(jia),能否介紹一下園區環保能源(yuan)產業(ye)特(te)點及幾家(jia)(jia)代(dai)表(biao)性的企(qi)業(ye)?
李翔:中關村環保、能源產業經過20年的發展,在空氣環境治理、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固體廢棄物處理及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高效節能等領域涌現出了一批實力雄厚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出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
(一)園區環保能(neng)源產(chan)業總(zong)體(ti)呈(cheng)現以下幾個特(te)點:
1.能源環保產業跨越式發展,產業規模增長迅速
中關村能源環保產業一直保持跨越式發展態勢,總收入占中關村總體比重連年增加。2008年1~11月,園區能源環保產業總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實現1003億元,同比增長29.7%,其中新能源與高效節能領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同比增速32.3%,7年時間增長了19倍;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行業收入達到124.6億元,同比增長13.8%,實現利潤總額44.5億元,利稅率達到21.8%。截止到2008年,能源環保產業占園區總收入的比重僅次于電子信息,已成為中關村第二大產業。
2.空間集聚度增強,海淀、昌平和豐臺園區三足鼎立
中關村能源環保產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空間集聚度日益增強,產業基本格局穩定。海淀、昌平、豐臺三個園區環保、能源產業總收入在園區同行業的比例接近90%,其中尤以昌平園區表現最為突出,其能源科技產業基地已聚集了335家企業,分布在石油、煤炭、電力等傳統能源行業以及太陽能、核能、生物質能和節能科技產業,年產出規模413億元,工業總產值和總收入均占高新技術產業總量的70%。
3.研發資源豐富,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中關村區域內擁有眾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依托大學科研院所,技術創新底蘊雄厚。目前,中關村在環保、能源產業領域擁有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多個國家和北京市檢測中心,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別占全國總數的45%、33%和40%。在中關村已經掛牌的59個開放實驗室當中有7個涉及環保、能源領域,占11%。
自主創新是中關村環保能源產業乃至整個中關村的立足根本,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持續進步。從1988年到2008年,中關村園區企業累計申請專利總計45000件,企業專利申請量年平均增長率達66%。2008年,中關村園區共申請專利16000余件,與上年相比翻了一番,占到北京市企業專利申請量的72%,增長率高達140%,其中發明專利比重進一步加強,達到78%,體現出中關村強大的創新活力。
4.產業聯盟組織模式推動了環保能源產業的創新和發展
中(zhong)(zhong)關(guan)(guan)村(cun)園(yuan)區積(ji)極組織園(yuan)區內大專院校、科研機構(gou)和企業(ye),推動(dong)各種(zhong)資源(yuan)(yuan)的(de)集(ji)成、協(xie)作和配套,先后發(fa)起(qi)成立了“中(zhong)(zhong)關(guan)(guan)村(cun)城市污泥無(wu)害化產業(ye)聯(lian)盟(meng)”、“中(zhong)(zhong)關(guan)(guan)村(cun)清(qing)新(xin)空氣產業(ye)聯(lian)盟(meng)”、“中(zhong)(zhong)關(guan)(guan)村(cun)新(xin)能源(yuan)(yuan)(熱泵(beng))技(ji)(ji)術(shu)(shu)應用聯(lian)盟(meng)”、“中(zhong)(zhong)關(guan)(guan)村(cun)資源(yuan)(yuan)節(jie)約(yue)與(yu)能源(yuan)(yuan)管理(li)服務產業(ye)聯(lian)盟(meng)”、“水資源(yuan)(yuan)高(gao)效利用與(yu)污水處(chu)理(li)再利用聯(lian)合(he)(he)體(ti)”、“生態農(nong)業(ye)與(yu)新(xin)農(nong)村(cun)建(jian)設聯(lian)合(he)(he)體(ti)”等產業(ye)聯(lian)盟(meng)和聯(lian)合(he)(he)體(ti),這些產業(ye)技(ji)(ji)術(shu)(shu)聯(lian)盟(meng)對于促進(jin)園(yuan)區節(jie)能環保(bao)產業(ye)關(guan)(guan)鍵技(ji)(ji)術(shu)(shu)、標準(zhun)和重(zhong)(zhong)點項目(mu)的(de)發(fa)展具有重(zhong)(zhong)要意義,形成創新(xin)集(ji)群,有利于產業(ye)群體(ti)突(tu)破(po)。
(二)產業(ye)的發展,依托于行業(ye)內企業(ye)的帶動作用(yong)和技術的不斷創(chuang)新。中(zhong)關村在環保(bao)能源領域始(shi)終保(bao)持優(you)勢(shi)地(di)位,主要有以下(xia)幾個方(fang)面:
第(di)一(yi),高效節能(neng)(neng)(neng)領域表現突出,部分技(ji)術達到(dao)國(guo)際(ji)先(xian)進(jin)水平(ping)。神霧熱(re)能(neng)(neng)(neng)的蓄熱(re)式燒嘴技(ji)術已經成(cheng)為國(guo)內外節能(neng)(neng)(neng)燃燒技(ji)術主流;利德華福德高壓變頻(pin)設(she)備(bei)替代了(le)進(jin)口產品(pin);國(guo)電(dian)康能(neng)(neng)(neng)的系列節電(dian)裝(zhuang)置達到(dao)國(guo)際(ji)先(xian)進(jin)水平(ping)。
第二(er),在(zai)新能源方面,新型電池(chi)產業(ye)繼續保持領先,清(qing)潔(jie)電池(chi)客車已(yi)投入商(shang)業(ye)化(hua)運行。在(zai)新型電池(chi)領域,中(zhong)(zhong)關村鋰離子電池(chi)正極(ji)材料占據了國(guo)內近半數的市場份額,聚集(ji)了一(yi)批(pi)優秀企業(ye),其中(zhong)(zhong)包括當(dang)升材料、北大(da)先行和(he)中(zhong)(zhong)信國(guo)安盟固利等。
第三,太陽能和風能領域優勢明顯。清華陽光公司目前已擁有世界上規模首屈一指的全玻璃真空集熱管生產基地和國際領先的太陽能熱水器自動化生產線,他們安裝的87.2萬臺太陽能熱水器,可節約標準煤45萬噸,節約電10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4萬噸,其節約的電力相當于三峽年發電量的4%。這項清潔技術受到國際廣泛關注,該產品已遠銷德國、比利時、瑞士、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此外,中關村企業在光電高效利用、風力發電以及煤氣層開發技術等領域擁有多項先進技術。
第四,污水處理及再生水利用方面已形成較完備的產業鏈。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關村近年來發展最快的環保企業之一。公司于2001年成立,不到十年的時間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國內第一的膜生物反應器(MBR)研發生產公司。2008年,碧水源投資數億建設的亞洲最大的膜技術研發與生產基地在京正式投產,這使我國污水處理用膜不再依賴進口。現在碧水源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并已經開始準備上市。
浦華(hua)控股(gu)是(shi)中關村清華(hua)科技園的(de)“鉆(zhan)石(shi)企業(ye)”,前身是(shi)清華(hua)紫(zi)光(guang)環(huan)(huan)保有限公司(si),經過多年的(de)發展(zhan)已逐步形成水務投資建(jian)設運營、環(huan)(huan)境工程(cheng)(cheng)總(zong)承包、環(huan)(huan)保產品(pin)供應鏈(lian)服務在內(nei)的(de)三(san)大(da)業(ye)務板(ban)塊,承擔了三(san)峽工程(cheng)(cheng)、南水北調(diao)、國家大(da)劇院等重點工程(cheng)(cheng)。
第五,在空氣凈化方面,北京亞都科技有限公司擁有的濕度加濕和除濕測控技術、去除室內懸浮空氣中病毒病菌技術、去除室內裝修改建后化學污染的分子絡合鎖定技術,以及最新的干式除甲醛技術成果,還有醫療級潔凈手術室凈化技術等原創科技專利和知識產權在國內外均處于領先地位。2008年成為百年奧運史上空氣加濕凈化器獨家供應商,并成功實現了2008奧運會室內空氣保障零投訴目標。
綠創環保集團是中關村最早的民營環保企業,在1998年成立以來發展迅速。它所生產的三元催化凈化器不僅具有自主的知識產權,更重要的是在技術主導權下,他們擁有針對中國特色的汽車市場的匹配技術和產業化能力。
第六(liu),在固體廢棄物處理及(ji)資源綜合利用(yong)方(fang)面,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yong)微(wei)生物技術處理城市有機(ji)廢棄物,同時實現資源循(xun)環再利用(yong)。這(zhe)項技術吸引了美國高盛集(ji)團的風險(xian)投資。
永港偉方(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新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業務涵蓋林產工業、環保、資源節約產品和技術,目前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環保人造板(技術)、木材保護與改性、環保膠粘劑三大類,以系統解決方案處理林產工業所面臨的環保、成本、功能三大基本問題。公司設有三大研發中心,每年申請近30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此外,在環境、能源監測方面,中關村也有多家企業很有特色,如北京牡丹聯友電子工程有限公司是北京市重點扶持的環保企業,此次它們參展的HP5000在線式煙氣連續排放監測系統(CEMS)以其優異的性能應用于北京、上海、天津等二十多個省市污染源在線監測網的建設。該公司擁有國內最大的CEMS研究和生產基地,并在2009年1月被福布斯雜志列入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200家中小企業,排名第32位。
谷騰環(huan)保網:去年開始全球性(xing)金融(rong)危機,使國內的很多企業(ye)受到(dao)影響,而中關村園(yuan)區(qu)的環保能(neng)源企業(ye)的效益(yi)不降反升(sheng),我們希望(wang)了解園(yuan)區(qu)管委(wei)會在政策上有什么扶(fu)植?
李(li)翔:這次“金(jin)融風暴(bao)”是全球性的(de)(de)(de),但(dan)在一(yi)些不利影(ying)響產生(sheng)的(de)(de)(de)同時,也有(you)一(yi)些有(you)利影(ying)響,可(ke)以(yi)說(shuo)是喜憂參(can)半。針對(dui)(dui)目前(qian)出現的(de)(de)(de)國(guo)內外(wai)經(jing)濟形勢,我(wo)們(men)對(dui)(dui)海淀園、豐臺園、昌平園等園區(qu)進行了調研,總體情況仍是挑戰與機遇并(bing)存。通過調研,我(wo)們(men)了解(jie)到企業(ye)希望政(zheng)(zheng)(zheng)府在以(yi)下幾方(fang)面提(ti)供(gong)更(geng)(geng)加實際的(de)(de)(de)支(zhi)持(chi):①海外(wai)高端人才(cai)引進;②提(ti)供(gong)更(geng)(geng)多的(de)(de)(de)市場機會;③從稅收、信貸等方(fang)面提(ti)供(gong)更(geng)(geng)加優惠的(de)(de)(de)政(zheng)(zheng)(zheng)策(ce);④對(dui)(dui)于企業(ye)技術產品(pin)研發提(ti)供(gong)更(geng)(geng)多資金(jin)及政(zheng)(zheng)(zheng)策(ce)支(zhi)持(chi)。
針對(dui)(dui)上述(shu)情(qing)況,管(guan)委(wei)會認真(zhen)落(luo)實市委(wei)、市政(zheng)府《關(guan)于(yu)建設中關(guan)村(cun)國家自主創新(xin)(xin)示范區的若(ruo)干意見》和市政(zheng)府《關(guan)于(yu)幫扶企(qi)業(ye)(ye)應對(dui)(dui)國際金(jin)(jin)融危機(ji)的若(ruo)干措施》,及時出臺了多(duo)項政(zheng)策和措施,促(cu)進企(qi)業(ye)(ye)創新(xin)(xin)發展(zhan)、應對(dui)(dui)時艱(jian),發揮科技(ji)支(zhi)撐(cheng)作用,力爭完成(cheng)“保(bao)增長(chang)、促(cu)發展(zhan)”的工作目標。管(guan)委(wei)會出臺了《關(guan)于(yu)促(cu)進中關(guan)村(cun)高新(xin)(xin)技(ji)術企(qi)業(ye)(ye)發展(zhan)的若(ruo)干意見》,研究制定了《中關(guan)村(cun)幫扶企(qi)業(ye)(ye)應對(dui)(dui)國際金(jin)(jin)融危機(ji)工作方案》,同(tong)時加大資金(jin)(jin)投入,資金(jin)(jin)重(zhong)點用于(yu)中關(guan)村(cun)產業(ye)(ye)發展(zhan)、促(cu)進技(ji)術創新(xin)(xin)、投融資體系建設、支(zhi)持重(zhong)點企(qi)業(ye)(ye)發展(zhan)等(deng)方面,及時解決企(qi)業(ye)(ye)在(zai)融資、經營運行、市場開拓(tuo)等(deng)方面遇到的問題。
積極推動政府采購試點,幫助企業開拓市場,促進園區企業和產品進入北京市自主創新產品目錄。在政府采購中關村自主創新產品簽約大會上,嘉博文、碧水源等企業簽署了23個政府項目,總投資60多億元,簽約20多億元采購合同或意向,這有力地推動了企業自主創新成果轉化及相關產業發展。在此之前,中關村還出臺了《中關村科技園區生態型園區建設資金支持管理辦法》,確定了包括燃煤鍋爐改造、建筑節能、綠色照明、熱泵技術應用以及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雨洪利用等在內的十大重點工程,對重點項目給予資金支持,目的是加快園區節能、環保型基礎設施建設,更多的應用和推廣園區自主創新技術及產品。
時下的國際金融危機在給中關村環保能源產業的發展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國家四萬億的投資,其中直接用于生態環境的投資就有3700億,而自主創新結構調整也占了1600億;海外人才紛紛歸國,中關村的人才資源進一步豐富;海外企業更加積極地在中國尋找合作伙伴。這些都使中關村在原始創新、集成創新以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三方面的成本大大降低,也為中關村帶來了獲取全球影響力的機會。中關村管委會將會進一步制定相關政策,加快園區產業結構調整,繼續加強園區人才引進,進一步推動產品技術創新。
谷騰環保(bao)網(wang):中關村(cun)園區不僅在政策上(shang)對環保產業(ye)進(jin)行(xing)支持(chi),還(huan)在服務模式上(shang)進(jin)行(xing)了(le)創新(xin),請您做個簡單介紹。
李翔:1.產業聯盟方面
我(wo)(wo)們(men)前面(mian)也提到了建(jian)立產(chan)(chan)(chan)(chan)業(ye)(ye)聯(lian)盟(meng)(meng)的(de)重(zhong)要性,一直以(yi)來中(zhong)關(guan)(guan)(guan)村(cun)都(dou)將產(chan)(chan)(chan)(chan)業(ye)(ye)聯(lian)盟(meng)(meng)作為(wei)園區(qu)環(huan)(huan)保(bao)能(neng)源(yuan)(yuan)產(chan)(chan)(chan)(chan)業(ye)(ye)發(fa)(fa)展(zhan)的(de)戰略舉措(cuo)之一,做(zuo)出了很多(duo)努力。我(wo)(wo)們(men)積極(ji)探索并(bing)實踐(jian)以(yi)“產(chan)(chan)(chan)(chan)業(ye)(ye)動(dong)(dong)(dong)態聯(lian)盟(meng)(meng)”的(de)形(xing)(xing)式聚(ju)集(ji)社會(hui)各種資源(yuan)(yuan),以(yi)解決(jue)現實環(huan)(huan)境(jing)與(yu)(yu)能(neng)源(yuan)(yuan)問題為(wei)前提,通過體(ti)系創(chuang)(chuang)新(xin)(xin)(xin)和模(mo)式創(chuang)(chuang)新(xin)(xin)(xin),積極(ji)整合(he)(he)國際(ji)、國內創(chuang)(chuang)新(xin)(xin)(xin)資源(yuan)(yuan),推動(dong)(dong)(dong)各種資源(yuan)(yuan)的(de)集(ji)成、協作和配套;以(yi)發(fa)(fa)掘、培育(yu)國家層面(mian)的(de)環(huan)(huan)保(bao)關(guan)(guan)(guan)鍵技(ji)術為(wei)突破口,促進園區(qu)環(huan)(huan)保(bao)與(yu)(yu)新(xin)(xin)(xin)能(neng)源(yuan)(yuan)產(chan)(chan)(chan)(chan)業(ye)(ye)關(guan)(guan)(guan)鍵技(ji)術、標準(zhun)和重(zhong)大項目的(de)發(fa)(fa)展(zhan);以(yi)動(dong)(dong)(dong)態聯(lian)盟(meng)(meng)的(de)形(xing)(xing)式,培育(yu)和推動(dong)(dong)(dong)新(xin)(xin)(xin)型(xing)產(chan)(chan)(chan)(chan)業(ye)(ye)鏈及相關(guan)(guan)(guan)技(ji)術產(chan)(chan)(chan)(chan)業(ye)(ye)的(de)形(xing)(xing)成與(yu)(yu)發(fa)(fa)展(zhan);先后發(fa)(fa)起成立了“中(zhong)關(guan)(guan)(guan)村(cun)城市污泥(ni)無害化產(chan)(chan)(chan)(chan)業(ye)(ye)聯(lian)盟(meng)(meng)”、“中(zhong)關(guan)(guan)(guan)村(cun)清(qing)新(xin)(xin)(xin)空氣產(chan)(chan)(chan)(chan)業(ye)(ye)聯(lian)盟(meng)(meng)”和“中(zhong)關(guan)(guan)(guan)村(cun)新(xin)(xin)(xin)能(neng)源(yuan)(yuan)技(ji)術(熱泵)應用(yong)聯(lian)盟(meng)(meng)”,以(yi)及“城鎮污水處理(li)聯(lian)合(he)(he)體(ti)”、“中(zhong)關(guan)(guan)(guan)村(cun)資源(yuan)(yuan)節約與(yu)(yu)能(neng)源(yuan)(yuan)管理(li)服(fu)務聯(lian)盟(meng)(meng)”等(deng),以(yi)更深(shen)層次、更有效(xiao)地推動(dong)(dong)(dong)技(ji)術創(chuang)(chuang)新(xin)(xin)(xin)與(yu)(yu)相關(guan)(guan)(guan)產(chan)(chan)(chan)(chan)業(ye)(ye)發(fa)(fa)展(zhan),促進資源(yuan)(yuan)節約型(xing)社會(hui)與(yu)(yu)環(huan)(huan)境(jing)友(you)好型(xing)社會(hui)建(jian)設(she)。
2.新型產業促進平臺的建立
園區擁有2000余家環保能源企業,百舸爭流,如何整合資源,使這些企業有序競爭,共同發展,是我們一直在探索解決的問題。2003年,我們成立了新型產業促進機構——中關村國際環保產業促進中心,這是園區產業促進的一個創新之舉。
這種(zhong)新(xin)(xin)型(xing)產(chan)業(ye)(ye)促進(jin)機(ji)構的(de)(de)建(jian)立(li),旨在結合(he)中關村(cun)國(guo)(guo)(guo)(guo)家自主(zhu)創(chuang)新(xin)(xin)示范區的(de)(de)信息、科技(ji)、人才等優勢,以(yi)“傳播(bo)先進(jin)的(de)(de)環境科學意識(shi),推廣適宜的(de)(de)循環經(jing)濟技(ji)術,提供同步的(de)(de)集成商務服務,解決現實的(de)(de)環保能(neng)源問題”為工作(zuo)方針,根據國(guo)(guo)(guo)(guo)家及(ji)北(bei)京環境資(zi)源狀況,以(yi)及(ji)發展(zhan)循環經(jing)濟的(de)(de)需(xu)要,建(jian)立(li)“立(li)足北(bei)京—面(mian)向(xiang)全國(guo)(guo)(guo)(guo)—聯(lian)通國(guo)(guo)(guo)(guo)際(ji)”的(de)(de)環保產(chan)業(ye)(ye)促進(jin)系統,搭建(jian)技(ji)術、資(zi)金、信息、管理等多方面(mian)資(zi)源共享(xiang)的(de)(de)國(guo)(guo)(guo)(guo)際(ji)合(he)作(zuo)平臺(tai),建(jian)立(li)國(guo)(guo)(guo)(guo)際(ji)與(yu)國(guo)(guo)(guo)(guo)內,政府與(yu)企業(ye)(ye),資(zi)本與(yu)技(ji)術,產(chan)品與(yu)市場之(zhi)間的(de)(de)融通渠道,通過(guo)體系創(chuang)新(xin)(xin)和(he)(he)模式創(chuang)新(xin)(xin),整(zheng)合(he)國(guo)(guo)(guo)(guo)際(ji)、國(guo)(guo)(guo)(guo)內創(chuang)新(xin)(xin)資(zi)源,推動各種(zhong)資(zi)源的(de)(de)集成、協作(zuo)和(he)(he)配套,以(yi)多元化、國(guo)(guo)(guo)(guo)際(ji)化的(de)(de)方式促進(jin)產(chan)業(ye)(ye)創(chuang)新(xin)(xin)與(yu)管理創(chuang)新(xin)(xin),大力(li)促進(jin)我(wo)國(guo)(guo)(guo)(guo)工業(ye)(ye)文明向(xiang)信息與(yu)生態(tai)文明的(de)(de)轉型(xing)。
谷(gu)騰(teng)環保網:中關村首次以示范區參加國際性環保展,今后是否會走出國門,在更多國際舞臺上展示Z-park在環保能源領域的形象?
李翔(xiang):中關村一直重視國際合作與國際市場的開發。近年來,中關村先后舉辦了“北京國際循環經濟實踐高峰論壇”、“加拿大與中國環境與綠色能源產業論壇”、“2007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節能減排與可持續發展分論壇”等一系列國際性環保能源科技交流會議,有力地促進了國內外節能環保產業技術和信息交流。
2008年2月11日,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夏穎奇博士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發表了題為《北京高科技園區以清潔技術參與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專題文章,這是中關村作為中國科技園區的代表第一次把聲音帶入聯合國總部的講壇,也向全世界傳遞了一個訊號:中關村期待更廣泛的國際合作。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在全世界叫響“Z-park”品牌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
谷(gu)騰環保網:請問您對環保、能源產業未來發(fa)展的做(zuo)何種預測(ce)?
李翔:面對當今(jin)世界經(jing)濟發展的(de)(de)(de)(de)新(xin)(xin)特點和新(xin)(xin)變(bian)化,產業調整(zheng)愈來愈趨(qu)向于占據科(ke)學技術(shu)高端領(ling)域的(de)(de)(de)(de)方向。國(guo)家對于新(xin)(xin)能(neng)源(yuan)和節能(neng)環保等新(xin)(xin)興(xing)產業前所未有的(de)(de)(de)(de)重視、支持和投(tou)入正在使(shi)這(zhe)些行(xing)業煥發出無(wu)限生機。日前,中國(guo)國(guo)務院(yuan)批準了有關新(xin)(xin)能(neng)源(yuan)振興(xing)規劃。伴隨著新(xin)(xin)能(neng)源(yuan)的(de)(de)(de)(de)廣泛使(shi)用,必將(jiang)引發新(xin)(xin)一輪技術(shu)革命(ming)和工業革命(ming),同時也將(jiang)孕(yun)育新(xin)(xin)的(de)(de)(de)(de)經(jing)濟增(zeng)長點。
毫無疑問,近些年來多次爆發的世界性能源危機,令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少國家決心尋求新能源的科技突破。誠如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所說,歷史經驗表明,每一次危機都孕育著新的技術突破,催生新的產業變革。綜合考慮國內外情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是促進消費、增加投資、穩定出口一個重要的結合點,也是調整結構、提高國際競爭力一個現實的切入點。展望未來,中關村環保將繼續按照“自由創業、自主創新、自有品牌、自信跨越”的新四自原則,孜孜不倦地探索,承擔更重更艱巨的國家戰略任務,繼續尋求更大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中關村成立20年來,引領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未來20年,中關村將引領中國環保、能源產業的發展。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