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數十年節能傳統 萊鋼低碳發展解讀
1969年,中共山東省革委核心領導小組和濟南軍區委員會依照中央指示,決定在萊蕪地區建設一座中型鋼鐵聯合企業,作為三線工程,全省會戰,突擊建設。2001年以來,萊鋼噸鋼綜合能耗和噸鋼耗水指標下降迅速,到2007年,分別下降了25.7%和54.2%,累計節電57億度、節水5.6億噸,總體能源節約量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排放1200多萬噸。
1969年,中共山東省革委核心領導小組和濟南軍區委員會依照中央指示,決定在萊蕪地區建設一座中型鋼鐵聯合企業,作為三線工程,全省會戰,突擊建設。時任濟南軍區司令員的楊得志將軍親自帶隊選址。第一代建設者們,面對荒山野嶺,風餐露宿,不畏艱難困苦,最終建成了包括當時山東省最大高爐、5噸電爐、開坯、中軋等在內的一批重點項目。1975年620高爐建成投產,1984年建成第一條普鋼線。
1982年冶金部發起節能行動,萊鋼成為主要參與企業之一,自此,萊鋼能源辦即現行技術資源部應運而生。很多單位在90年代隨著冶金部的撤銷,節能工作也隨之懈怠,而萊鋼的節能傳統自那時起延續至今幾十年。
萊鋼率先全面應用具有典型節能意義的干熄焦、高爐煤氣全干法除塵、轉爐煤氣干法除塵等冶金“三干”技術,在鋼鐵行業起到示范作用。萊鋼是中國較早系統研究開發鋼結構住宅建筑體系并建設了示范工程的單位,其關注產品的“綠色度”,推動產品在應用領域的低碳排放,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萊鋼編制的《萊鋼鋼結構綠色節能住宅建筑體系技術導則》,通過建設和山東省建設廳的論證和審核,經由山東省建設廳頒布實施,成為山東省鋼結構綠色節能住宅領域的行業標準。2005年11月萊鋼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國家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
按照鋼鐵產業政策,萊鋼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推進工藝結構調整的同時,研究和實踐工業生態學和冶金工程學,在優化鋼鐵流程的過程中,淘汰落后工藝,實現了上下工序匹配生產。2005年以來先后淘汰了3座20噸電爐、2座42孔4.3米焦爐、4座128M3高爐等落后工藝裝備。
于此同時,萊鋼十分重視副產品及廢棄物對其他行業的碳減排作用。高爐渣微粉技術的應用降低了噸水泥的孰料用量及水泥生產中的碳排放,同時也改善了水泥性能,初步估計,通過這項措施,噸水泥可減排二氧化碳180公斤左右。
在管理方面,萊鋼通過建立相關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加強能源管理、能源審計等措施,保障企業低碳發展的順利進行。
2008年萊鋼鋼產量、銷售收入和利潤,分別為1063萬噸、660億元、13.7億元,比2000年增長了5倍、11和6.5倍。2001年以來,萊鋼噸鋼綜合能耗和噸鋼耗水指標下降迅速,到2007年,分別下降了25.7%和54.2%,累計節電57億度、節水5.6億噸,總體能源節約量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排放1200多萬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