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趨勢為日本綠色科技出口帶來巨大市場
日本工程企業放棄已經成熟需求有限的國內市場,將其專門節能技術直接銷售給中國等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大國,一個潛在規模至少為1,000億美元的專門性市場逐步成型.
領跑的是全球第二大鋼鐵廠商新日本制鐵旗下的Nippon Steel Engineering,其干法熄焦(CDQ)系統是中國鋼鐵企業眼中的搶手貨,在韓國,巴西和臺灣亦賣得很好,并進入了德國和印度市場.
除Nippon Steel Engineering外,川崎成套設備工程公司(Kawasaki Plant Systems)等其他日本清潔科技企業也在太陽能,原子能以及先進煤電領域之外,找到了一種有利可圖的出口模式.太陽能等領域的市場不夠靈活,成本高昂,沒有政府支持就很難進入.
迫于日本國內極高的能源成本,這些企業不得不開發節能型專門技術,并且化不利為有利,將技術應用到鋼鐵,水泥和其他重型設備,以及工業馬達,鍋爐和CDQ等系統的出口.
CDQ系統收集煉鋼冷卻過程中的余熱用來發電,供內部使用,該系統在中國找到了市場.中國在過去五年中粗鋼產量增長一倍,以滿足經濟迅猛成長的需要.
川崎成套設備工程公司是川崎重工業旗下子公司,向中國的水泥廠出售節能設備,其競爭對手千代田化工建設也從遠至歐洲的市場中,發現了石化企業對自己專門技術的需求.
對于日本的清潔技術出口而言,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了,市場進一步成長的可能性很大.
雖然在今年稍後聯合國峰會上通過一項氣候協議的機會看來不大,但八國集團(G8)已達成一致,支持到2050年將全球碳排放減少50%的目標.
哥本哈根協議中承諾在2010-2012年支出300億美元,幫助發展中國家解決氣候改變問題,這或許意味著有一部分資金會用于節能技術.
在截止3月的上一會計年度,包括CDQ系統在內,從鋼鐵行業節能設備方面獲得的營收在新日本制鐵集團營收中所占尚比重不足1%.
但競爭也并非遙不可及.中國正在迅速追趕并生產自己的節能產品.
雖然Nippon Steel Engineering與華合資企業擁有中國約1,500億日圓CDQ市場的20-25%份額,但同時卻在與中國中冶下屬的中冶焦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競爭.
一項日本政府預估顯示,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僅鋼鐵產業改用節能設備一項,全球每年就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億噸.
這將給節能技術產業帶來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按照大型CDQ系統的價格以及每套系統每年減少約2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來計算,這個市場的規模可達1,000億美元左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