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中小企業再被擠壓 國企搶食并購盛宴
發電廠里的電不用,企業自己的發電機卻日夜轟鳴,這樣的現象正常嗎?這樣的節能減排正常嗎?
國家發改委日前公布了今年前7個月各地區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并對全國30個地區的節能目標完成情況進行預警。此次預警中,遼寧、江蘇、新疆等9個地區預警等級為一級,河北、上海、浙江等8個地區預警等級為二級,北京、天津等13個地區為三級預警。其中一級地區須及時、有序、有力啟動預警調控方案。
2010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強調,我們今年后幾個月完成節能減排目標有一定壓力,要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才能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對高能耗、高污染的產能進行限制。但是,不能搞“一刀切”,措施要有“針對性”。
本刊9月上半月刊以《節能減排能搞“一刀切”嗎》為題報道了浙江一些民營企業遇到的節能減排困境。這一風暴被指比金融風暴影響更大。此后,許多浙商紛紛來電表達看法,對節能減排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提出異議。浙江雙飛無油軸承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引春說:“企業用非停電的生產日拼命生產,8月的用電量反而比7月環比上升不少。通過拉閘限電的做法起不到節能的效果。”一位臺州企業家在來信中發出疑問:發電廠里的電不用,企業自己的發電機卻日夜轟鳴,這樣的現象正常嗎?現在的節能減排風暴對中小企業有多大影響?為此本刊記者再次深入到各地采訪。
鶴夢管件的無奈
頭頂上的燈閃了一閃,滅了。9月1日凌晨,浙江臺州玉環楚門工業園區鶴夢管件有限公司(下稱臺州鶴夢)60多歲的保安老李還沒有睡。
楚門工業區就此開始了漫長的停電過程。按照楚門鎮政府下發的節能減排通知規定,企業實行停四開三的限電政策,也就是在一個月之內,有18天的時間必須停工。
通知是8月25日簽出的,臺州鶴夢董事長瞿鶴夢拿到手是在8月29日。但短短三天之后,瞿鶴夢尚未反應過來,企業已經被全面拉閘。
這家管件廠創辦于1998年,夫婦二人下崗之后,創辦了一個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廠,原先只是幫別人做代工。5年之后,瞿鶴夢開始做自己的品牌,出口方向是歐洲。
直到2008年之前,瞿鶴夢的管件廠一直蓬勃發展。2008年底,鶴夢的企業年銷售額達到了8000多萬元,瞿鶴夢甚至一度野心勃勃地想做到上億元。但到了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到實體經濟,鶴夢的營收從8000多萬元驟降到5000多萬元。
瞿鶴夢意識到自己正離夢想越來越遙遠,“已經九月份了,才做到了3000多萬元,現在拉了閘,將來也未可知。”而按照協議,他們必須支付5%左右的信用金給歐方,一旦誤了交貨期,損失將十分慘重。停電第四天,瞿鶴夢實在按捺不住,開車去找鎮政府。
鎮政府表示無奈。瞿鶴夢的管件屬于高耗企業,一個月用電在4萬多度左右,也就是每月電費在35000元左右。情急之下,瞿鶴夢將久置未用的發電機找了出來。
瞿鶴夢并不是特例。事實上,整個楚門工業園區都響徹著發電機的巨大轟鳴聲,這些噪音甚至影響到了周圍的居民。
500千瓦備用功率的國產發電機每小時耗油量在117公升左右,按照柴油7480元/噸計算,其每天用電成本相對提高了2/3左右。臺州舒典潔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梁維良說:“現在沒有辦法,只能虧本做。”
柴油價格隨之呈水漲船高之勢,而這類柴油發電機除了帶來噪音污染,還有大量的廢氣污染:這些廢氣的主要成分包括了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碳氫化物、油煙和鉛等。“其污染顯然遠遠超過電廠發電。”一名橡膠企業負責人表示。
永豐印染“被淘汰”之苦
位于浙江紹興濱海工業區的浙江永豐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永豐)總經理胡志仁在拿到淘汰落后產能通知之后,已主動要求其所在工業區管委會將9臺印染機全部封停。按照印染行業的淘汰規定,大量的產能屬于淘汰之列。
江永豐年產值在6000多萬元左右,在紹興當地屬于中等規模企業。2005年胡志仁從無錫一家印染設備廠以20萬元/臺的價格購入28臺機器,此次淘汰的機器便是從中擇出。
按照規定,凡進入當地開發區的企業污水處理量需達到2000萬噸以上。胡志仁建廠之后,便在廠房后面投資600多萬元修建了污水處理廠。
印染企業平均利潤在3%左右,但是能源消耗巨大,污水處理費和電費占到多數。紹興永豐以窗簾布染色為主,染色相對于印花成本要高出不少,污水處理尤甚。此次減排行動,污水處理費用被調高,進一步拉低了其利潤。
胡志仁雖聽到了紹興市政府撥款30億元專項用于節能減排補償的消息,但他依舊覺得與己無關。盡管2009年減排行動中,胡志仁拿到了來自政府的30萬元補貼,但對于動輒上千萬元的生產線來說,這筆補償無疑是杯水車薪。
目前,許多中小企業“自謀”搞生產,以解決限電帶來的用電難;一些企業已經關停了高能耗的生產線,而有一些企業則無法度日,正等待大企業前來收編。
國企的并購盛宴
與前述中小企業相比,不少國企雖名列淘汰名單,但卻受到“政策性照顧”。一大型國企的知情人士便向記者透露,他們原定關停產能超過20%,但考慮到減產后企業將背負大量的虧損,經過與地方政府協商后確定暫不執行相關要求。
而對于另一些國企而言,這一輪的淘汰產能反而帶來了并購狂歡的盛宴。
四川長虹集團旗下的國虹便準備了數十億元資金準備著手上游產業的并購,并將其作為未來的重要戰略布局,以助推2010年達45億元銷售規劃。在重慶,與國虹相關的手機塑料企業領域,有13家企業被列入淘汰黑名單,只有不到40%的企業能進行技術更新,環保達標;但由于投資新建門檻越來越高,多數企業因資金技術等問題不能推進。
一位冶金部前領導曾質疑說,淘汰落后產能易導致地方政府對大項目的過度迷信,反而會導致“越淘越大”。現在4000立方米的高爐都已無法滿足鋼廠新項目的要求,但5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爐對焦炭的要求又特別高,遠非國產焦煤所能滿足,這等于進一步加大了對澳大利亞等地進口高質量焦煤的依賴度。而隨著“十二五”規劃的漸次落地,大批更高產能項目投產,將進一步加劇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的局面。
作為一家區域化纖行業的龍頭企業,桐昆集團總裁汪建根對減排導致的經濟回退深感憂慮:“對于制造業來說,或許最困難的時候才剛剛開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