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水處理專家真相
據說金元證券一度計劃自營萬邦達,投資經理找到與萬邦達做設備供應的老同學,請教他的看法。同學聞訊直言相勸放棄投資,認為萬邦達股價已被嚴重高估。在同學的生意伙伴中,萬邦達與中電環保、永清環保創業板上這三家專業工業廢水處理的公司,在業務特點和技術水平上沒有兩樣,但中電環保股價只有20元,永清環保股價40多元,萬邦達的股價是中電環保5倍,永清環保2倍多。“投資一個企業,要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企業運作的關鍵點建立在個人關系上,有一天這些關系不存在了,客戶丟失,業績必然落下來。”
關系不可能成為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那么,萬邦達的核心競爭力到底如何?
萬邦達被譽為工業水處理專家、工業水處理醫生,更是以煤化工和石化兩個細分市場龍頭自居。依萬邦達在招股說明書上的說法,“公司承接的5個寧煤項目主體一期投資概算537.59億元,占2010年我國煤化工總投資的22.5%;承接的中石油撫順石化水處理項目主體80萬噸乙烯工程,占2009年我國新增產能300萬噸的26.67%。”
有意思的是,記者查遍招股說明書和公司網站,卻找不到萬邦達在最具競爭優勢的煤化工和石化兩個細分領域的領先專利技術和自主創新技術,與傳說中的龍頭大佬形象相差甚遠。
說到專利,招股說明書顯示萬邦達有兩項專利,一項是正在申請的腈綸化工污水處理方法,另一項是授權使用的高效脫氮電化學氧化水處理方法。問題是這兩項專利技術與萬邦達主營的煤化工和石化廢水處理領域不相干,并不能在技術上支持萬邦達的出水指標更具競爭優勢。
直到2011年1月26日,萬邦達才獲得一種應用于污水處理的澄清池專利技術。不過,業內專家對此專利的技術含量評價并不高。
記者又向多位業內人士了解,他們對萬邦達的技術水平從未耳聞,倒是對其靠關系奪取大單的印象強烈。
申銀萬國于2010年10月發布的研究報告稱,“萬邦達所處領域壁壘較高,公司競爭優勢顯著。”對此說法,水處理業內人士并不認可。“壁壘高嗎?”清華大學環境學院一位教授反駁說,“確實有專業技術的壁壘,也有承包資質的壁壘,但不是主要的,很多水處理公司都具備條件。關鍵不在技術和資質,而是你做中石油和神華的項目,要有攻破壟斷行業的關系壁壘。這個壁壘非一般性企業能攻得下來的,要有上面的關系。”
工程承包商
每天,在號稱寧夏第一鎮的靈武市東林鎮上,數百名萬邦達工程技術人員活躍在各個煤化工項目工地上。“那一大片都是煤化工,他們公司人很多,聽說有500人的規模。”寧煤的員工向記者描述。
這500人的隊伍屬于寧夏萬邦達公司,是萬邦達為了寧煤煤化工項目專門注冊在東林的分公司,他們的工作地點在煤化工工程現場,主要任務有三個:一是選擇、甄別、管理分包商,保證項目按時、保質地完成;二是向專業廠商外購設備、材料;三是與甲方協調溝通好每一個細節。
“萬邦達做水處理工程通常由它設計一個技術流程上的方案,然后由大型設計院出圖紙,萬邦達作為水處理總承包商,工程整個項目由它來管理,業主只認他說話。它再把項目分包給有資質的專業公司,但這種分包它不會收取點管理費撒手不管,完全扔給另一家專業公司做,分包商必須對它負責,它對業主負責。”寧煤煤化工一位工程管理人詳述萬邦達的業務模式。
寧煤煤化工甲方和萬邦達設備供應商都向記者表示,萬邦達水處理工程質量說得過去,不能說沒有問題,有些瑕疵在所難免,總體出水率能達標。
記者同時還從撫順石化80萬噸乙烯項目水處理工程、大慶120噸乙烯項目廢水改造工程上獲知,萬邦達總承包后又分包給其他專業公司。
中石油研究院那位研究人員說,“水處理工程質量上沒有太大差別,都是外購設備,而處理工藝、技術都已成熟。關鍵看你的要求,你花什么代價,是要求中水回用還是一級飲用水的出水指標,一般都能達到設計要求。”
負責萬邦達技術的是副總經理黃祁,10多年前他是我國第一家民營工業廢水處理公司北京曉清環保的總工程師,與時任曉清環保人事部經理的王飄揚是同事。之后跳槽去了美資企業上海麥王環保工程公司,2004年又帶領一批麥王技術人員投奔王飄揚創辦的萬邦達。黃祁把重點放在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上,招聘了大量技術人員,主要是工程項目現場的各專業工程師、概算師等,無暇顧及自主創新的原創性技術研發。業內人士評價,“萬邦達有技術能力,但沒有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
揭開萬邦達廢水處理專家的真實面紗,還原一個專業工程承包商的角色定位或許更為準確。其實又何嘗萬邦達一家,整個工業廢水、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行業,大部分主要做水處理工程項目的企業都不是高科技公司,這已是公開的秘密。
“10年前大家都認為廢水處理是高科技產業,實際上核心技術在設備上,在材料上,在工藝配方上,在原創的設計圖紙上。現在做廢水處理工程的公司,外購材料設備,再把安裝、調試、土建施工分包出去,圖紙由設計院設計,其實設計院的圖紙設計也是從國外復制過來。最后各個環節組合在一起,完成一個廢水處理工程。”一家海外設備供應商負責中國區市場的銷售經理說。
他甚至把廢水處理的技術含量與中關村滿大街組裝電腦相提并論,“在中國做廢水處理工程就像組裝電腦一樣,你去買CPU,買主板,買顯卡和聲卡,最后組合在一起。實際上已變成一個沒有技術含量的重復勞動。”
顯而易見,作為一家專業工程承包商的成長性與工業廢水處理專家的高科技成長性,有較大差異。廢水處理行業工程承包商的成長性與水處理行業的發展大體同步,但如果有獨門絕技的創新技術將獲得更高利潤、更快成長性。
最早對萬邦達高成長性的質疑始自萬邦達上市2個月后的2010年4月,某網站的一篇署名王京的文章《關注萬邦達業績如何持續?》萬邦達2007年營業收入3492萬元,2008年業績突然跳躍10倍,達到3.75億元,文章明顯透出對萬邦達業績的不信任。“公司在2008年取得了10倍于2007年的業績,這一點盡管在招股說明書中有解釋,但這種解釋對于有過環境工程公司職業經歷的人來說,仍然難以信服。”作者也認為,“相比業內專業水處理公司來講,在其招股說明書中看不出萬邦達的水處理工藝技術有明顯特長。”
由此留下一個懸念:沒有明顯技術特長的萬邦達在業績一年跳躍10倍后,如何繼續保持高增長?
上市一年后萬邦達業績公告時不幸被言中,營業收入大幅瘦身,甚至與2008年的規模也相差甚遠,所謂的高成長戛然而止。
除了營業收入,萬邦達屢屢標榜由其在石化和煤化工行業率先推出的托管運營服務模式,也受到水處理行業有關人士的質疑,認為有過度包裝之嫌。在中國膜工業協會的一位專家看來,水處理行業普遍采用EPC總承包、托管運營和BOT三種方式,托管運營并非是一種剛興起的服務模式。事實上,在石化廢水處理領域,世紀華揚做的工程項目比萬邦達多;在煤化工廢水處理領域,合肥的一家水處理公司高管介紹,前身為原化工部第二設計院的東華工程科技是該領域國內領頭羊。
此外,萬邦達在2010年度報告中披露的托管運營毛利率44.6%,同樣為該專家不屑。“托管運營有那么高的利潤率嗎?誰會那么傻把高利潤的產業委托給別人經營?分明在忽悠。”
她認為,托管運營必須滿足三個苛刻的條件:首先,不是公司主業;其次,管理上困難;第三,經營上可能賠點錢,否則不會委托給別人經營。而委托給專業公司的好處是,對方作為主業,因為更專業、更內行,管理上的困難能夠克服,管理團隊能夠扭虧為盈有點利潤,但不可能有太高利潤。
利潤更低、毫無技術含量的還有萬邦達另一項主營業務商品銷售。2010年商品銷售3154萬元,占當年營業收入的11.8%。
2010年4月25日,萬邦達與中國寰球工程公司簽訂了為寧煤循環水項目配套供應全自動過濾器3200萬元、高效澄清器2600萬元的兩份銷售合同,總共5800萬元。業內人士分析,在這份合同中,中國寰球工程公司可能是總承包,萬邦達是分包商,也可能中國寰球工程公司以抽取一定比例管理費的方式與萬邦達分享銷售利潤。但不管什么合作方式,全自動過濾器和高效澄清器不是技術含量高的設備,國內制造企業一大片,萬邦達外購設備再銷售的利潤率不會太高,此外中國寰球工程公司再從中分享一部分利潤,據此推算下來這兩份合同的利潤微薄。“萬邦達做這樣低利潤率的訂單,目的不在于獲取多少利潤,而是要增加營業收入的業績,粉飾報表。”
“萬邦達本質上是一家工程承包公司,這樣的定位比較容易理解它的商業行為和業務結構,沒有太多的科技含量。”中國膜工業協會的專家指出,萬邦達粉飾自身的小技巧在水處理行業里吃不開,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圈外人容易被蒙蔽住,誤以為是個高科技高成長性企業。
類似“蒙人”的說法還表現在生物處理技術上。
“文字游戲”
2010年11月11日萬邦達董事會發布公告,公布與中石油吉林石化簽署40萬噸/年ABS裝置總承包協議,“其中污水預處理站采用的是萬邦達獨具特色的渦凹氣浮和溶氣氣浮處理及生物倍增專有技術。”
“完全是在玩文字游戲。”劉軍,北京一家水處理公司在勝利油田的項目經理讀后大笑。
他連珠炮地發問,“為什么寫成‘專有技術’而不是專利技術?不敢說自己沒有專利技術吧?光你說倍增,到底增長多少?1倍還是2倍?行業里人家做到多少你是多少?”
氣浮技術簡單地說在生化反應中加入氣浮的作用,長期的實踐證明,石化廢水預處理環節采用氣浮技術效果顯著。萬邦達稱是其“獨具特色的技術”,事實上是行業里做石化廢水預處理必須采用的一項普遍技術。
中國膜工業協會的專家表示,萬邦達籠統地說自己掌握這個技術那個技術都是噱頭。“生物廢水處理技術非常多,你只是講了一個技術特點,外行人、股票市場的投資者聽不懂。你要把與同行比較的生物倍增結果告訴大家,或者你采用的渦凹氣浮比散氣氣浮效果好多少。光吹牛沒有用,要有可比性,這是硬碰硬的。”
劉軍對勝利油田的污水治理了6年,石油石化廢水經驗豐富。他注意到萬邦達的水處理工藝在中石油慶陽石化300萬噸煉油項目和撫順石化80萬噸乙烯項目的污水處理及回用工程,都采用生物濾池。從工藝層面,他對效果提出懷疑,“生物濾池是一項通用的技術,但根據我的經驗,在油田石化廢水處理上并不適用,還沒有一個很成功的案例。”
他直言,“萬邦達生物濾池的工藝有點問題,很可能達不到處理效果。”理由是,濾池的口徑比較小,前面含油廢水還沒有完全處理干凈,后面的油污漂浮過來在里面形成累積,繼而影響到過濾效果, 或者客氣一點換句話說“效果一般”。
業內人士對萬邦達公開標榜掌握“獨有技術”、“獨具特色技術”大多反感,嗤之以鼻,“編故事,忽悠的成分大。”
被萬邦達拿出來“忽悠”的還有一個個偷梁換柱、打擦邊球的概念。
偷換概念
萬邦達善于打擦邊球,偷換概念,為自己打上鮮亮的標簽作為包裝。
明明是家專業做水處理的工程承包公司,卻被貼上“工業廢水處理專家、醫生”的標簽。
萬邦達上市招股說明書中稱,公司2008年、2009年營業收入來源于神華集團、中石油下屬公司的比例98.8%和99.53%。實際上煤化工只來源于神華集團下屬的一個公司寧煤,石化廢水也只是中石油下屬的三、四家公司。
每當介紹萬邦達的成長性,保持高速增長,預計未來5年煤化工、石化、電力行業工業水處理投資規模巨大,為工業水處理服務商提供發展空間廣闊。
“它肯定把工業水處理行業吹得非常好,萬邦達就靠講這個故事上市。”中國膜處理協會專家說。中國工業廢水處理步入一個最好的黃金十年,行業整體增長率在20%以上,而且可持續。但不標明工業水處理行業里每家企業都具有高成長性,每家企業的實際情況、條件各有差異。“萬邦達這么說,有意把外行人、投資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行業美好的未來。言下之意暗示萬邦達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也會隨著行業發展的最好時期獲得快速成長。”
2010年5月13日下午1點,萬邦達在北京召開股東大會,到下午2點半正式議程結束,未等開始股東交流環節,總經理立即宣布會議結束。有投資者對此提出異議,總經理解釋公司高管們很忙,由他留下來和大家繼續交流。“公司一年到頭忙,今天開股東大會這么重要的事情,與股東多呆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的時間都沒有嗎?”參會的小股東們紛紛提意見,可股東大會還是草草結束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