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明年有望全部回收利用餐飲垃圾變廢為寶
餐廚垃圾也能變廢為寶!蘇州一家民營企業從清華大學的技術中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一舉投資8200萬元,建設一座專業的餐廚垃圾“吃廢工廠”。日前,這家企業拿到了省農發行批復,獲得全省首例農業科技貸款:5年3000萬元。
“經過我們的獨特處理,可以實現餐廚垃圾全面循環利用變廢為寶,而且我這個項目不要政府掏一分錢補貼。”6月29日,站在蘇州城郊七子山邊正在建設的餐廚垃圾專業處理廠工地上,老板宋秀輝介紹說,“按目前進度,到10月一期工程投產,日處理100噸,等明年二期完工,達到日處理400噸能力,就可以把蘇州市區的餐廚垃圾‘一網打盡’。”
餐廚垃圾俗稱“泔腳”,富含有機物,COD濃度非常高,利用價值也高,但如何有效利用一直是個“老大難”。清華大學提供的高科技“點金術”解決了這個“老大難”。作為這項技術的專利使用者,宋秀輝說出了其中的奧妙:餐廚垃圾進入處理車間后分流,把廢油和固性物分離出來。廢油拿來煉制成生物柴油;固性物富含蛋白,是飼料的絕佳原料。處理過程中會產生污水,也不用擔心,發酵后就成了沼氣,然后用來發電,如果廢液的濃度高,就做成液態有機肥料。這樣,真正把泔腳廢水“吃干榨盡”。
宋秀輝拿下這個技術專利,純屬機緣巧合。此前,他的蘇州潔凈廢植物油回收公司每年可以處理“地溝油”2500噸,為蘇州的“地溝油”治理立了大功。在蘇州市領導的鼓勵下,老宋從清華大學的專家組手中接過了餐廚垃圾處理項目。
按日處理100噸能(neng)力計算,這個(ge)工廠每(mei)年可從(cong)餐廚垃圾中“變(bian)”出(chu)(chu)生物柴油1530噸,可節煤(mei)3500 噸,減(jian)排COD1000噸;“變(bian)”出(chu)(chu)蛋白飼料添(tian)加(jia)劑4380噸,按噸糧田計算,可節省(sheng)良(liang)田4300畝(mu);“變(bian)”出(chu)(chu)沼(zhao)氣44萬(wan)立(li)方(fang)米,可發電(dian)88萬(wan)千瓦時(shi);廢水經(jing)發酵后(hou)(hou)轉化為(wei)有機液肥,可滿足1000畝(mu)蔬菜(cai)種植。二期工程上(shang)馬(ma)后(hou)(hou),各(ge)項產(chan)能(neng)可以擴大4倍(bei)。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