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建議以經濟手段解決水問題
面對(dui)水資源短缺日益加劇,該機構呼吁發(fa)展中國(guo)家應更多利用(yong)經濟而非技術手段,以對(dui)水進行更合理的分配。
水(shui)作為一種短缺的(de)資(zi)源性產品,如何將其利(li)用(yong)效率提高,同時兼顧農業、工業、生活用(yong)水(shui)需求量和水(shui)環境的(de)承載能力,是此(ci)次在土耳其舉行的(de)世界(jie)水(shui)資(zi)源論壇的(de)重要議題(ti)之一。
當地時間(jian)2009年3月17日,經(jing)濟合(he)作與(yu)發展組織((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下(xia)稱經(jing)合(he)組織)在第(di)五(wu)屆世界水資(zi)源(yuan)論壇上正式發布了一份名(ming)為《為所(suo)有人管理水:定(ding)價與(yu)融(rong)資(zi)的(de)OECD視(shi)角(jiao)》(“Managing Water For All: an OECD Perspective on Pricing and Financing”)的(de)報(bao)告(下(xia)稱《報(bao)告》)。
《報告(gao)》呼吁,各國(guo)決策者需應(ying)用更有效的管理手(shou)段對水(shui)資源(yuan)進行(xing)調控(kong),以(yi)緩解(jie)本國(guo)內日益緊張的用水(shui)競爭(zheng)局面。而(er)解(jie)決水(shui)資源(yuan)短(duan)缺的最有效手(shou)段,則是建立起(qi)一(yi)項綜合“關稅、稅收(shou)、轉移支付”(Tariffs,Taxes and Transfers,簡稱3Ts)三方面的綜合戰略(lve)計劃。
目前,全(quan)球(qiu)在農業方(fang)面的用水,占到(dao)全(quan)部水消(xiao)耗量(liang)的70%;而這(zhe)種(zhong)情況,在發展(zhan)中國家如中國、印度等尤其突出。此外,全(quan)球(qiu)經濟(ji)發展(zhan)、城市化(hua)進程(cheng)加快、人口(kou)壓力劇增、氣候變化(hua)趨(qu)勢加強,無(wu)疑也為本來已十分(fen)棘手的水資源管理蒙(meng)上(shang)陰(yin)影。
“事(shi)實上(shang),傳統的(de)靠(kao)技術手段來(lai)(lai)提(ti)高水資(zi)源的(de)獲取量,已無(wu)法滿足(zu)日益增加的(de)水需(xu)求。”經合組(zu)織(zhi)秘書長安(an)赫爾·葛利亞(Angel Gurria)在報告發布會上(shang)表示,“以發達國家的(de)經驗(yan)來(lai)(lai)看,合理分配(pei)水資(zi)源的(de)最佳途徑是(shi)利用經濟手段,將水作為產品(pin)來(lai)(lai)進行(xing)更合理的(de)分配(pei)。”
根據經合(he)組織(zhi)2007年的(de)一份環境展望報告,在不考慮(lv)氣候變化影響(xiang)的(de)前提(ti)下,到2030年,全球可能會有(you)39億人口生(sheng)活在水(shui)資源(yuan)短缺的(de)壓力下。其(qi)中(zhong),受影響(xiang)最深的(de)人口,將主要分布在中(zhong)國(guo)和南亞等農(nong)業面(mian)積廣大的(de)地區。
經合(he)組織的(de)(de)《報告(gao)》就建議(yi),發(fa)展中國家應借鑒發(fa)達(da)國家的(de)(de)水(shui)管理(li)制度:首(shou)先,應通過(guo)政府加大財政投(tou)入,完善整個水(shui)的(de)(de)基礎(chu)利用設施和(he)公共(gong)衛(wei)生設施;其次,一個好的(de)(de)政府管理(li)體系,必(bi)須能(neng)夠優化各類對水(shui)基礎(chu)設施的(de)(de)投(tou)資和(he)分配。
“這(zhe)意(yi)味著,政府首先需(xu)要(yao)將已(yi)有的(de)資源運用好(hao)。此外,還要(yao)加(jia)強(qiang)吸收各方資金,尤其是私(si)營投資的(de)能(neng)力。”安赫爾告訴《財經》記者(zhe),“而(er)實現這(zhe)一目標的(de)重要(yao)前提,就是政府必(bi)須加(jia)強(qiang)內部管(guan)理監(jian)督的(de)能(neng)力,從(cong)而(er)能(neng)夠被公眾(zhong)和企業所(suo)信服(fu)。”
此外,《報(bao)告》還建議增加(jia)水資源的(de)(de)稅率(lv)。當然,《報(bao)告》也(ye)指出,提高(gao)水價必(bi)(bi)須經過多方(fang)(fang)論證(zheng),使(shi)之能夠在不超過人(ren)們的(de)(de)承受能力情(qing)況下,以最(zui)終(zhong)形(xing)成一個長期的(de)(de)、合理的(de)(de)方(fang)(fang)案。“并且,這個方(fang)(fang)案必(bi)(bi)須保證(zheng)其透明(ming)和公正。” 安赫爾補充說。
但(dan)是,利用經(jing)濟(ji)手段來管理(li)水資(zi)源,并不意味著完全(quan)將水資(zi)源市(shi)場化。《報告》就指出(chu),尤其在發(fa)展(zhan)中國家,政府必須起到(dao)主導(dao)作用,并對私營企業和私人投(tou)資(zi)給予長期的財政支(zhi)持和激勵(li),以期最終達到(dao)聯合國所制定的“千(qian)年發(fa)展(zhan)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
一個不可(ke)忽(hu)視的(de)現象(xiang)是,從去年開始(shi)蔓延(yan)的(de)全球金(jin)融(rong)危機,已經對水(shui)資源(yuan)的(de)管(guan)理(li)造(zao)成了負面(mian)影響。一些貧窮國家為了盡快的(de)擺脫經濟危機,已開始(shi)減少水(shui)資源(yuan)管(guan)理(li)方(fang)面(mian)的(de)投(tou)入(ru),將其轉移到其他能(neng)夠(gou)盡快刺(ci)激經濟的(de)方(fang)面(mian)。
針對這一變化(hua),安(an)赫(he)爾提醒說,“現(xian)在全球面(mian)臨(lin)四個(ge)(ge)主(zhu)要挑(tiao)戰:金融、石油、食物和清潔水(shui)(shui)(Finance, Fuel, Food and Freshwater,簡稱(cheng)4Fs)。但事實上,與其(qi)他三者(zhe)相比(bi),第四個(ge)(ge)F(清潔水(shui)(shui))尤其(qi)未受(shou)到足夠重視(shi),被認為(wei)是‘保持(chi)沉(chen)默的(de)挑(tiao)戰’(The Silent Challenge)”。
不過,他也強調,金融危機同樣也給予各國(guo)機會,以重新評(ping)估(gu)現有的基(ji)礎水設施(shi)系統和水管理體(ti)系。
在安赫(he)爾看來,無論(lun)是中(zhong)國還(huan)是美國,都在經(jing)濟刺激計劃中(zhong)對(dui)(dui)水資源利(li)用和管理等方面做出了承諾;這對(dui)(dui)于全球(qiu)而言,無疑是一個(ge)樂觀(guan)信號(hao)。
參(can)加本(ben)次論(lun)壇的(de)中(zhong)國代表團專家團團長、中(zhong)國水(shui)利水(shui)電科學(xue)研(yan)究院院長匡尚富在接受《財經》記者(zhe)采訪時,也對該《報告》的(de)觀點(dian)表示(shi)了贊同。
在(zai)他(ta)看來,由于(yu)中國(guo)的(de)(de)水(shui)(shui)資源管理(li)(li)體系(xi)剛(gang)(gang)剛(gang)(gang)起步,更(geng)多是單純(chun)從需求的(de)(de)考慮出發,并未(wei)針對區域(yu)、流域(yu)、水(shui)(shui)的(de)(de)承載能力、現有水(shui)(shui)資源量(liang)(liang)等方面做出較(jiao)好的(de)(de)估量(liang)(liang)。再加上受不合(he)理(li)(li)灌(guan)溉、水(shui)(shui)污染等多種因素影響,很多完全可以被合(he)理(li)(li)利用起來的(de)(de)水(shui)(shui)資源被無故浪費(fei);而這種情況,在(zai)農(nong)業方面尤其(qi)嚴(yan)重。
“所以,現在最迫切地是盡快將水資源市場化。”匡尚富解釋說,“只有打破了‘水是免費資源’的舊觀念,水資源浪費,尤其是農業用水浪費的現象,才可以得到根本上的解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