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話吧——從下往上看濕地利用面面觀
專家從生態學角度出發已非常明確地告知世人,濕地生態具有不可替代的排污去毒功能,在地球上起著像人體里腎一樣的功能,也就是說她的存在可以使生態循環過程中產生的有害于生命正常運行的污穢消失,或著由于她的功能而使那些污穢變為珍貴的生命存在資源循環使用。所以都形象地稱濕地生境的作用為地球之腎。從理論上說,從規劃里看,從報告中講,這個觀點應該是得到了認知者的認可,但是從實際利用效果看還有待進一步商討。
目前,從全國對生態資源的利用效果看,在“以人為本”的發展指導思想引導下,不管是海洋、森林、濕地,多是以人的眼前利益也就是經濟利益為主,生態效益是附屬于經濟利益的,雖然我們成立了自然保護區,并頒布實施了相應的法律法規,目的是不在因經濟發展破壞珍貴的自然資源,為我們及子孫留下健康的生存環境,然而實際效果實在不容樂觀,據“中新網(2009年)2月25日電 據中央電視臺報道,最近,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的專家利用衛星遙感影像繪制完成了首張全國濕地遙感圖。遙感圖顯示,從1990年2000年這十年間,中國濕地資源減少了5萬多平方公里。”(中國新聞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第十八條規定: “自然保護區可以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自然保護區內保存完好的天然狀態的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地,應當劃為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除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經批準外,也不允許進入從事科學研究活動。”,可核心區是我們劃的,根據需要可以調整為緩沖區或實驗區,不就可以批準項目建設了,專家都是為政府執政服務的,環評會業主介紹情況時就會將政府的意圖向參評人員說清楚,再知名的專家也會識時務者不俊杰,理論不管在啥時候都是為政治服務的。這說明我們的認識、法律法規和所采取的保護措施沒有控制住生存的本能(眼下生存是主要的,以后狀況以后再說),付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生態問題只能在滿足一定的生存物質條件下才會被提上議事日程。那么滿足什么樣的生活條件才可以討論生態問題呢,就我國而言,國家干部的工資由幾十元提高到幾百元上千元,現在公務員的工資已提高到數千元,農村的人均純收入也普遍超過了一千元,建國時的共產主義生活也不就是“電燈電話樓上樓下”嗎,現在的生活是什么樣,該不該考慮我們的以后和子孫的未來,要說人與人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絕對平衡,那是永遠都不可能的。如果生態專家就生態問題和人類的生存發展問題的研究結論是正確的,我們就必須對目前的社會發展問題引起充分的關注,否則。長此以往誰都會悔之晚矣。
現在的自然保護區、國有林場或改頭換面后的森林公園以及風景區,都是生態資源的重要聚集區,所屬政府和部門正在想盡一切辦法向外界推介,以圖引來更多的游客換取更多經濟收入,這對屬地經濟發展、財政增收無疑是十分有利的,但對資源保護來說是有百害而無一益,因為人類是以自己的好惡來創造自己的生存環境的,雖然也研究不同的生態資源的適宜存在環境,但并不一定了解它們的真正習性,所以我們的行為必然會影響它們的正常生存,甚至破壞它們的生境,使它們的種群日益萎縮。這是毫無疑問的,從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所引發的生態資源短缺造成的生態環境惡化便可說明一切。從各地生態建設的規劃效果看,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一切以人的意志為準,從不考慮樹木花草的適宜性,什么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宜林地也要以經濟效益為主,充一樹種,雜灌草一律不要,好看是好看了,經濟效益也有了,可當地應有的自然景觀沒有了,生態效益誰也看不見,更不會引起關注,生境惡化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人類即然喜歡到海洋、森林、濕地里利用其生態功能為自己洗浴身心、改善生理,就應該給在這里生存繁延的生物多樣性以足夠的生存之地,讓它們無拘無束自由生活展示自我,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它們,造成弄巧成拙的后果。如果我們肯定這種做法,一步一步地把人類的足跡引向生態資源生存繁延的腹地,促使生境進一步惡化,若干年后,我們還能找到理想的休閑之地嗎。
不同類型的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對生態資源保護的重點區域,地權歸管理部門所有的,采取以經濟利益為主的保護經營模式,使人造景觀和道路及很多服務設施的建設擠占和破壞了相當面積生態資源生存之地,對生態資源的質量和存量造成了威脅。地權不歸管理部所有的,對生態資源破壞和改其生境的則更是肆無忌憚,想怎么辦就怎么辦,管理部門礙于政府的壓力處境相當尷尬,有的管理部門為了提高公眾保護意識,想在保護區里樹一塊宣傳牌還要管轄部門批,最典型的濕地保護區別的部門管轄的區域竟沒有一塊宣傳濕地保護的宣傳牌,原來有的,還要讓政府通知說是有礙寬展限期清除,為什么不能政府出錢再樹一塊好的,本來一處不大的非常適宜于國家瀕危物種棲息的棲息地,非要人為的改變,迫使美麗的生態風景線消失,還興建了非常醒目的所為觀鳥屋、觀鳥臺、棧橋等,能起到期望的效果嗎,要說規劃建設請不來專業人才是不可能的,可為什么納稅人的錢卻辦成了這樣的事呢,這的確應該引起決策者的認真思考。
自然保護區(qu)(qu)說白了(le)(le)就(jiu)是政府劃定的(de)(de)自然生(sheng)態資(zi)源的(de)(de)自由繁(fan)延區(qu)(qu),是昭示(shi)所在地(di)人們(men)不許再破壞的(de)(de)區(qu)(qu)域(yu),濕(shi)地(di)恢(hui)復(fu)也(ye)(ye)就(jiu)是讓我們(men)模仿(fang)現有的(de)(de)沒(mei)有被(bei)破壞的(de)(de)濕(shi)地(di)生(sheng)境(jing),使已(yi)經喪失濕(shi)地(di)生(sheng)境(jing)的(de)(de)區(qu)(qu)域(yu)再人為(wei)干預(yu)使其恢(hui)復(fu)原狀,就(jiu)這么簡(jian)(jian)單(dan)的(de)(de)事,咋(za)一通過我們(men)的(de)(de)大腦就(jiu)變的(de)(de)這么復(fu)雜了(le)(le)呢,濕(shi)地(di)公園也(ye)(ye)一樣啊,就(jiu)是讓人們(men)能夠隨時領略濕(shi)地(di)生(sheng)態與我們(men)生(sheng)存的(de)(de)重要性啊。別太(tai)復(fu)雜了(le)(le),簡(jian)(jian)單(dan)點,做好我們(men)該做的(de)(de)事吧。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