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氣質量看杭州市拱墅區經濟結構調整
今年夏天,杭州市拱墅區半山鎮一個村的桃樹又結出大批桃子。村民說,村里的桃樹因為周邊空氣質量不好,已經多年長不出桃子了。而區域內居民的直接感受是,“天藍了,空氣清新了”。
空氣質量監控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拱墅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高達159天,比去年同期增加41天。
區委宣傳部一位領導笑著說,“在短時間內,區域優良空氣天數如此爆漲,遠遠超出了自然的因素,而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一個工業重鎮的產業轉型。”
2009年7月,帶著“浙江經濟是否復蘇了”的疑問,記者走訪、探詢了這個曾經的工業區——拱墅區,看到的卻是一個“打造服務業成長第一區”的勃勃雄心。
杭絲聯部分舊址變成了“絲聯166”
中國藝術類網站的佼佼者博藝網的總裁楊飚日前正在整理自己公司的龐大藝術品庫存,因為9月份,公司將從現在解放路上的一個辦公樓里搬到運河邊,一個名為西岸國際藝術區的創意園區里。
這是去年拱墅區利用拱宸橋西的原長征化工廠舊址,打造出的杭州首個高端藝術園區。據說,西岸國際藝術區是運河改造的五大工程之一,被視為“運河文化的一張新名片”。而博藝網是藝術區的承辦單位,負責藝術區的運作,打造杭州的“798藝術區”。如今,十幾家藝術類企業入駐,已經舉辦了十幾場畫展。
當杭州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之后,拱墅區作為一個老城區,其服務業的飛速發展,二產與三產之間的結構轉型,成為必由之路。而金融危機的沖擊更是加快了轉型的速度和力度,高污染企業主動關停并轉,工廠舊址上建起了形式各異的創意園區。
而更具規模的是北部軟件園的崛起。如今,17萬平方米的園區,入駐了軟件、網絡、電子商務、動漫游戲、文化創意類企業180余家,總注冊資本9億元。園區已初步形成了以盤石科技為代表的軟件開發業,以連連科技為代表的電子商務業,以締順科技為代表的動漫設計業,以飛龍動畫為代表的服務外包業,以搜道網絡為代表的搜索引擎研發業,以阿拉伯亞洲商務衛視為代表的文化創意業等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上半年GDP同比增加10.1%:三產貢獻率加大
7月21日天,記者從拱墅區統計部門獲悉,今年上半年拱墅區經濟運行數據尚在最后統計中,但是有些數據已經出籠:上半年,全區GDP同比增加10.1%,高于全省的6.3%和杭州市的6.6%。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出現負增長,而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增加值形勢比較好,同比增長14.8%。同時,上半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59%,位居杭州市老城區首位。杭州市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由第二產業變為第三產業,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由上年同期的3.5比51.3比45.2調整為3.5比47.8比48.7,產業結構排序由“二三一”變為“三二一”,這是近年來首次出現這一現象,而此現象在拱墅區表現得更有樣本意義。
拱墅區曾是杭州典型的老工業區、倉儲區,同時該區也是一個棚戶區,現代服務業發展起步相對較晚,在2004年以前服務業所占的比重不到50%,而工業占到半壁江山以上。
在金融危機沖擊下的2009年,拱墅區提出的服務業發展目標是:“力爭實現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9%,從而使得全區GDP增長保10。”
非常高的目標要求,完全可以看出拱墅區的思路。“我們要大力實施服務業優先戰略,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用拱墅區委書記俞東來的話說,“爭創服務業成長杭州市第一區,把服務業打造成為拱墅的首位經濟。”
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同比增長20%以上
“今年上半年,拱墅區的足浴、溫泉、咖啡店、茶樓等特色潛力行業的店家,相比去年底激增了200余家。”拱墅區商貿旅游發展局局長宋月明說,“運河綜保工程的加快推進,使得休閑旅游環境明顯改善,帶動住宿餐飲、休閑業的提升。我們拱墅區還要建設2至3個特色潛力行業發展示范區,培育壯大賓館、美食茶樓、休閑健身、運河夜排檔等四大特色潛力行業。”
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全區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76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列入重點監測的轄區24家賓館飯店,營業額同比增長8.50%,入住人數同比增長12.93%;列入監測的11家重點餐飲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656萬元,同比增長10.77%。
而就在金融危機襲擊的當口,一個總建筑面積將達到35萬平方米的“商業巨無霸”銀泰商業中心綜合體在城北敲定,“年內將要在祥符區域開工”。這一目前全國最大的shoppingmall,它的出現將再次改寫杭州的商業版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