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強:碳排放指標應掛鉤官員政績
哥(ge)本哈(ha)根會議之(zhi)后,低(di)(di)碳(tan)、節能已然成(cheng)為全球最受關注的(de)(de)話題(ti)之(zhi)一,在今年(nian)的(de)(de)“兩會”上,全國(guo)政協委員們也針對我國(guo)如何發展低(di)(di)碳(tan)經(jing)濟積極(ji)建言獻策。
據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hui)議(yi)大會(hui)發(fa)言人趙啟(qi)正介紹,“低碳(tan)經濟”已(yi)成為(wei)本屆政協委(wei)員提案(an)中(zhong)的關鍵詞。
全國(guo)政(zheng)協(xie)委員、中央財經大學教(jiao)授(shou)賀強(qiang)就是眾多(duo)關(guan)注(zhu)低碳(tan)經濟(ji)的(de)專(zhuan)家(jia)之一(yi)。身為全國(guo)政(zheng)協(xie)委員,賀強(qiang)每年(nian)(nian)的(de)提案都(dou)能引起(qi)公眾的(de)關(guan)注(zhu)。2009年(nian)(nian),當(dang)他(ta)提出要在2010年(nian)(nian)建立股指(zhi)期貨(huo)的(de)時候,很(hen)多(duo)人都(dou)覺(jue)得不可(ke)思議(yi),但資本市場的(de)飛速變化證實了(le)賀強(qiang)的(de)判斷(duan)。
賀(he)強(qiang)說(shuo),長期以來,中(zhong)國經濟發(fa)展(zhan)(zhan)中(zhong)存在能(neng)源消(xiao)耗(hao)量大、使用效率低,嚴重破壞環境等問題。因此,必須徹底變革(ge)經濟發(fa)展(zhan)(zhan)方(fang)式,依靠科技創新,走節能(neng)環保的低碳經濟道路。
他(ta)表示(shi),雖然在哥本哈(ha)根氣候大會上,世(shi)(shi)界各國未(wei)能就減排(pai)目標達(da)成一致(zhi)意見,但都(dou)殊途同歸走(zou)上了調(diao)整經(jing)濟(ji)(ji)(ji)結(jie)構(gou)、轉變(bian)發展(zhan)方式(shi)的(de)(de)低(di)碳經(jing)濟(ji)(ji)(ji)之路(lu)。目前(qian),中(zhong)國已(yi)向世(shi)(shi)界承諾,到2020年要將單位GDP碳排(pai)放強度在2005年的(de)(de)基(ji)礎(chu)上降(jiang)低(di)40%~45%,“向低(di)碳經(jing)濟(ji)(ji)(ji)的(de)(de)全面轉型將成為我國未(wei)來經(jing)濟(ji)(ji)(ji)發展(zhan)的(de)(de)方向。”
賀(he)強認為(wei)(wei),發(fa)展(zhan)低(di)(di)碳(tan)經(jing)濟已成為(wei)(wei)一種(zhong)新(xin)潮(chao)流。在世界各國(guo)發(fa)展(zhan)低(di)(di)碳(tan)經(jing)濟的(de)大趨勢中,呈現(xian)出許多明顯特(te)征。歸納總(zong)結有六種(zhong):一是(shi)以轉變經(jing)濟發(fa)展(zhan)方式為(wei)(wei)目的(de);二是(shi)以節能環保為(wei)(wei)核心;三(san)是(shi)以低(di)(di)碳(tan)研究為(wei)(wei)基礎;四是(shi)以技術突破為(wei)(wei)動(dong)力;五是(shi)以碳(tan)交易為(wei)(wei)手段;六是(shi)以碳(tan)金融為(wei)(wei)支撐。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培育以節能環保為特征的新的經濟增長極,是我們要深入研究的重大問題。”他認為,國家立法部門應盡快健全與碳排放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提高碳排放源的監測水平,加強碳排放量的監管水平并加大對超額碳排放的懲罰力度;將低碳產業的發展納入國家產業振興規劃。力爭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逐步增加低碳能源在能源消耗結構中的比重;制定全方位的財政、金融優惠政策,促進低碳經濟的轉型;探索整合中國本土的碳交易市場。證監會在國家產業政策引導下,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低碳領域的企業進行上市融資、發行企業債券。國家發改委應設立低碳經濟的統計和考核指標,建立 “低碳評估體系”,把碳排放指標完成情況與各級政府政績相掛鉤,成為今后10年考核各地經濟工作的關鍵指標。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