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污水處理廠再生水處理情況簡析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水資源緊缺現象愈發嚴重。就北京來說,北京可用水資源逐年減少,與人口迅速增長帶來的需水量猛增形成了顯著的矛盾。目前,北京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300噸,僅為全國人均水平的1/8。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李藝表示,根據多年來的資料,北京年均水資源可利用量只有41億立方米2020年,如遇枯水年,北京水量缺口將高達30.9億噸。雖然為了解決缺水“困局”,北京從2003年開始先后建立了5處應急水源供應點,每天可向北京供水100萬立方米;但是,由于“南水北調”工程將推遲5年進京,北京水資源緊缺的情況將日趨嚴峻。在此背景下,北京再生水利用的戰略地位就此提升,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也在進行當中。
根據李藝的介紹,目前北京城區的8座污水處理廠具備252萬噸/日的污水處理規模,再生水處理設施,包括泵站處理規模為102萬噸/日。由于八座污水處理廠投產較早,其處理標準均未達到北京市升級改造水質目標的要求,需要對其進行提標改造。上述8座水廠的運行和升級改造情況詳見下表:
北京市城區污水處理廠及再生水廠運營現狀及設計提標改造情況
|
|||||||||||||||||||||||||||||||||||||||||||||||||||||||||||||||||||||||||||
|
(數據來源:“北京市污水廠升級改造與再生水回用技術實踐”,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李藝)
在處理工藝選擇上,提標改造對處理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技術路線確定了2種方案:即一是將現有污水廠改造或新建膜生物反應器 (MBR)+臭氧脫色工藝 ;二是進行部分改造,保留污水廠設施+曝氣生物濾池(BAF)+過濾+臭氧脫色工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