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循環經濟模式成“國標”
更新時間:2010-08-31 08:17
來源:楚天都市報
作者:
閱讀:1101
日前,記者在興發集團宜昌精細化工園的排污口看到,成群的金魚在嬉戲,它們那優美的游姿告訴我們,從這里排出的工業廢水讓人放心。
興發集團 |
興發集團是怎么做到這一點的?原來,他們將生產燒堿副產的廢氣——氫氣,用于宜化集團的合成氨生產,年可為宜化供氫氣3700萬立方。如此廢氣利用,興發每年可增收億元。
去年6月,興山精細化工業園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了首尾銜接:燒堿生產草甘膦和特種磷酸鹽,此時副產的氯氣作為原料用于生產三氯化磷和甘氨酸;三氯化磷、甘氨酸及燒堿的生產項目,副產的鹽酸作為原料生產生態農藥……20多個環節,讓人嘆為觀止。
稻花香集團構建起了跨區域的“綠色種植—食品加工—全混飼料—規模種植—有機肥料”五級循環鏈。去年銷售收入突破了50億元。
宜昌人體會到,“猴子掰苞谷”式的生產,浪費了資源,破壞了環境,效益也不高。如果有了技術保證,所謂的廢料將被“吃干榨盡”。
宜昌市發改委主任楊美仁說,宜昌形成了以“創新中循環,循環中創新”為主要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讓上游的廢料成為下游的原料,環保負擔變成了環保收益,宜昌開發區因此成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