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研成果 高技術監控災區水質
日前,應汶川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要求,國家863計劃環境監測的最新科研成果———多類水源化學品污染綜合監控和預警水質在線生物安全預警系統(BiologicalEarlyWarningSystem-BEWs),被成功應用于成都市區飲用水源安全監控與預警。
這次應用于成都市自來水水源水質監測的BEWs系統,是在國家863計劃資源環境技術領域前沿探索課題資助下,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發研制的,具有水質數據監測數據可靠、實時、遠程控制報警等功能。
該技術采用八通道的生物傳感器監測受試生物行為的生態變化信號來判斷水質的污染狀況,并根據系統的分析預警軟件,對水體污染事件進行細化分析。通過受試生物1—6個不同運動狀態作為指標,指示突發性污染事件發生的時間和污染程度。該系統還通過GSM、網絡傳輸等方式實現儀器信號的遠程傳輸和儀器運行的遠程控制。一旦發生突發性水環境污染事故,儀器能夠自動將水質分析結果發送到定制的聯系方式上,并提醒根據應急預案采取相應措施。
目(mu)前,該(gai)系統與設備(bei)在(zai)成都自來水(shui)廠運(yun)行狀況良好,全部監測數據已通過網絡實時傳回相關研究(jiu)人員(yuan)與地方操作(zuo)人員(yuan)手(shou)中(zhong)。這將(jiang)有效提高當地政(zheng)府和抗震救災現場指揮部對災后次生水(shui)污染(ran)事件的(de)監控能力以及對災后城市(shi)供水(shui)安(an)全突發事件的(de)快速應急能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