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節能減排市場“百家爭鳴”
“這是我公司獲得發明專利的一種液相催化氧化法脫硫再生裝置。它設計了低壓雙射流再生器,應用于焦化、化肥等行業氣體脫硫再生領域,可替代以上兩種脫硫再生工藝的再生設備。采用我公司專利技術,一家年產120萬噸的焦化廠,平均年節電480萬千瓦時。我國焦炭年產量約4億噸,大小廠家有700多家,按每家年產能120萬噸折算,每年可節電15.84億千瓦時。”
講這話的是山西源輝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立。在他身旁,立著一個高約2米的脫硫設備,吸引了許多參展商和客戶。這是11月12日記者在山西省首屆節能減排展覽會上看到的一個場景。
在展覽會上,這樣的展臺比比皆是。在山西三合盛工業技術有限公司展臺前,公司總工程師郝江平介紹,展出的煙氣余熱回收裝置既節省燃料,又提高了余熱利用效率。山西泓源達集團在省內率先推行了自主研發的焦化廢水治理“交鑰匙”工程。該集團市場部經理楊志軍對在山西的市場充滿了自信:“山西焦炭年產量在60萬噸以上的焦化企業約有100多家,目前這些企業中大多數的污水處理站運行不達標,還有一部分沒有建設污水處理系統,僅這些企業的污水處理站改造和新建費用就會有1億~2億元,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在展會的甲醇清潔燃料汽車展團區里,一款款甲醇燃料動力汽車受到參觀者的青睞。山西新源公司的M5、M15、M30、M85、M100甲醇汽油在線自動化調配裝置,山西博世通汽車新技術公司燃油費用節省30%以上的醇/汽自由燃料電子控制器,還有山西華頓公司、山西佳新公司推出的新技術等都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
主辦方介紹,本屆博覽會上,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家企業亮相。記者發現,山西省能源及相關煤化工產業,如煤層氣發電、干熄焦項目,焦化污水處理、化工脫硫除塵、醇醚燃料、甲醇汽車技術,成了國內節能減排技術追逐的焦點。業內人士說,如此局面,可以用“百家爭鳴”來形容。
山西省環保產業協會秘書長王晉峰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省外和山西本土企業正試圖以節能減排領域為切入口,搶占山西市場。”
王晉峰分析,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山西是資源、能源和工業大省,其節能減排的歷史欠賬多,加上金融危機后工業呈現恢復性增長,能源消費量大幅躍升,污染物排放總量也出現反彈趨勢。主要污染物雖然持續下降,但煙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仍位居全國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十二五”國家將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標由“十一五”的2項指標增加為4項: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山西自加壓力,又增加煙塵和工業粉塵2項污染物削減指標,減排的范圍更廣,減排難度將更大。作為能耗大省,面臨用能“天花板”的指標約束,山西肯定會在節能和增效方面加速產業化步伐,節能技術、產品、裝備、服務等的投資空間將大幅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截至今年7月,山西省發改委共對187個項目節能文件進行了審查和批復,對400余個項目進行了登記備案。
另一方面,國務院批準設立山西省為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使山西省成為我國第九個“新特區”。山西省提出了“氣化山西”的目標,預示著以煤為基礎的產業鏈條延伸將全面展開,尤以清潔煤、煤化工產業為最大亮點;天然氣、煤層氣、焦爐煤氣、氫氣“四氣合一”工程將引發市場井噴。因此,山西在“十二五”的5年里,在投資、能源、環境3個領域將有大表現、大作為。目前,在山西節能減排領域的政府財政稅收支持將對市場投資形成強有力的刺激效應,山西省確立了52項重大節能和重點節能工程建設項目,其中,節能項目37項,資源節約綜合利用節能項目11項,節能技術推廣項目4項,項目總投資26.55億元。今年省財政下達2011年省級節能項目資金1.15億元,以確保節能減排目標順利完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