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清潔土壤只有一成
“給小朋友喝杯鮮榨的果汁,可是當把果汁檢測之后,發現里面含有的重金屬嚴重超標,其危害大大超過其營養元素,這是我無法估算的。吃下被污染的蔬果肉菜,就是在殘害下一代的身體。”談及廣東面臨的重金屬污染,一位民建廣東省委委員跟本報記者分享了一個營養學專家的困惑。
廣東清潔土壤只有11%
民建廣東省委、農工廣東省委的集體提案中,共同引用了多組數據說明目前廣東重金屬污染的嚴重:珠三角地區是全國土壤污染最為嚴重的地區,廣東清潔土壤只有11%,輕度污染占總耕地數量的77%,重度污染土壤占總量的12%左右,土壤重金屬超標率達40%左右。
在珠江河口周邊區域,土壤中有毒有害重金屬元素污染面積達5500平方公里。珠江口近岸海域約有95%的海水被重金屬、無機氮和石油等有害物質重度污染。在廣東一些蔬菜和水果里面,農藥殘留高達13%,重金屬超標達24%,硝酸鹽過量12%……由于重金屬不能降解,通過化學或物理的手段很難解決,在人體積累到一定程度后,產生的后果往往是不可逆的。所以,被學界稱之為“生物定時炸彈”。
查清污染建立應急體系
在給以上關系每個人飲食健康的重大隱患開藥方時,農工黨廣東省委提案指出:首先摸清污染的現實情況,進一步查明廣東農產品產地、污灌區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圍,在此基礎上,進行區域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和土壤環境安全性等級劃分,明確土壤環境功能區劃。
下一步,是加快建立適合廣東實際的土壤風險評價和管理體系、土壤污染事故預防和應急體系。建立高危行業從業風險保證金制度或高危行業環保責任強制保險制度。抬高行業準入門檻,規范從事高危行業的業主從登記注冊開始。
應納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標
農工黨提案還指出,在明確了責任主體以后,各方要推進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復。啟動全省污染場地調查,摸清主要污染場地類型,建立污染場地檔案。探索基于風險的污染場地管理模式和適用修復技術,制定污染場地治理修復最佳可行技術目錄。
在以上摸底、普查的基礎上,依據國家農業生產功能區劃,以基本農田、重要農產品產地特別是“菜籃子”、“米袋子”基地的種植適宜性為重點,開展農用土壤環境評估與安全性劃分和調整。
提案強烈建議,把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作為地方政府的主要考核指標之一。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