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專家為蘭州治污“把脈” 或三年改善大氣情況
23日,包括秦大河、陶澍、石廣玉等3名中科院院士在內的從事氣象研究及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的專家學者一行8人,應蘭州市委、市政府的邀請,深入蘭州西固熱電公司、蘭州石化公司等企業展開實地調研,為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把脈”。今日,院士們將與蘭州市相關領導共商蘭州治污大計。
參加此次治污“院士行”的專家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學部主任秦大河,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陶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石廣玉,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柴發合,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張小曳,北京大學環境學院研究員朱彤,北京城市氣象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張小玲,中國氣象局辦公室秘書王亞偉。
在當天的調研中,秦大河一行先后對西固熱電、蘭州石化等企業的污染防治設備進行了實地查看,聽取了企業負責人的情況介紹,并了解了蘭州市環保監測能力建設及環境信息中心網絡建設的有關情況。在見面會中,蘭州市副市長牛向東簡要介紹了蘭州市近年來在治理大氣污染方面采取的措施。秦大河表示,此次“院士行”活動的舉辦,反映出蘭州市委、市政府對治理大氣污染的高度重視,自己很高興回到蘭州,為家鄉治理大氣污染工作盡一份力量。他說,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將通過此次調研為蘭州治污提出一些建議。石廣玉說,自己曾在1984年來過蘭州,專程前往西固調研污染情況。此次抵蘭,直觀感覺到幾家企業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度。柴發合表示,通過實地參觀,感受到蘭州工業企業在大氣防治污染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他建議,要在鞏固目前脫硫成果的同時,加大脫硝力度,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此外,其他專家學者也就蘭州大氣環境治理簡要作了發言。
柴發合:蘭州要加大清潔能源引進工作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柴發合認為,不利的地理和氣象條件是造成蘭州大氣污染的首要原因。“和國內其他幾個城市相比較,蘭州容納大氣污染物排放的能力,即環境容量非常有限。打個比方來說,其他城市每平方公里排放了100噸二氧化硫,可能都不會超標,但在蘭州,排放30噸就超標了,所以說,蘭州就要付出更多努力才會達到其他城市的環境狀況。”對于蘭州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柴發合建議,蘭州市目前的產業結構仍然偏重工業,因此要作出調整,同時要加大對清潔能源的引進,改善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治理汽車尾氣上,蘭州應加快淘汰“黃標車”,并提高油品的使用標準。
柴發合認為,蘭州市在治理大氣污染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全民動員、全民參與。“我們現在的每一個人既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的制造者”,他說,每個人都應認識到自己的環境責任。“總之,既要看到蘭州的污染形勢,但也不能悲觀,通過長時間的努力,蘭州會有很好的前途。”柴發合表示。
牛向東:三年改善蘭州大氣情況
蘭州市副市長牛向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了蘭州近年來在治理大氣污染方面所做的工作,并介紹了今后全市環境治理工作的計劃。他表示,通過努力,蘭州市對工業污染整治以及清潔能源推廣和廢水全收集全處理等工作取得了許多成績。目前,全市所有的出租車和公交車都實現了油改氣,對餐飲企業的油改氣工作也已完成,對燃煤鍋爐的改造正在進行中。但與群眾的生活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此次邀請秦大河院士一行來蘭就是想讓頂尖專家為蘭州市的大氣污染情況幫忙把脈,提出符合蘭州實際的建議。
牛向東表示,蘭州市將打一場整體戰和攻堅戰,計劃用三年的時間改善蘭州市大氣情況。第一年是全面攻堅,第二年要見成效,第三年要有根本性的改善。蘭州市將重點對工業污染、燃煤污染、二次揚塵、汽車尾氣等方面進行整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保網”